-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课件第十章-上海政法学院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10;第一节社会救助制度概述;一、 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1、社会救助制度的性质;1、社会救助的内涵和范围;第二,社会救助保证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因此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保障水准是最低的,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准不在一个层次上。它一方面强调社会公平,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即不需要像社会保险那样要事先参保且有年限、职业等限制,不管是谁,只要他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即可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援助;另一方面,社会救助又要兼顾社会效率,其保障水平不能定得太高,以免社会成员产生惰性,同时挫伤其他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社会效率的提高。
第三,社会救助的对象是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其他遇到突发性灾难的社会成员,具有最低保障和临时解救的性质。所以必须建立一套严格???制度程序,来确定一个社会或区域的最低生活标准以及要求救助的公民是否已经处于最低生活水平线下,这一套工作程序被称之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个人申请、机构受理、立案调查、社区证明、政府批准。也就是说,能否得到社会救助主要在于申请者的个人收入或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已低于该社会或地区所制定的最低生活标准(贫困线)。;2、社会救济的对象;社会救济对象,还可按具体的人口群体划分为:儿童救济(确切地说,是未成年人救济);老人救济;残疾人救济;失业者救济;病人救济;患难者救济;不幸者救济等。
其中儿童救济又分为:一般儿童救济,如减免贫困户儿童入托费用;特殊儿重救济,如残疾儿救济;不幸儿童救济,如孤儿救济。
社会救济还可按地区划分。贫困地区,即按人口平均的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地区,往往被列为救济的地区。在我国,凡人均纯收入全年不到200元的农村地区,均为扶贫地区,国家给予救济。
从国际上看,最不发达国家属于需要国际组织给予救济的对象。按照联合国规定,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1981年)、现代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不到10%以及识字率不到20%的国家,均属最不发达国家,由联合国给予一定援助。这类国家绝大多数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可以说是国际社会的“贫困户”,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 ;2、社会救助的对象;3.城乡贫困者。这类国民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来源,但收入较少,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低于政府颁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所包括的情况有:因地处贫困地区而收入过少,不能保证每个家庭成员过上法定的最低生活;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失业而造成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家庭人口过多、缺乏劳动力及劳动技能或家庭主要劳动者生病伤残等而使生活发生困难,迫切需要社会援助。
社会救助的对象除了按上述致贫原因进行划分外,还可按地区、人群、救助期限来划分,如贫困地区即指按人口平均收入低于一定量标准的地区。我国目前的贫困县标准为,以人为单位,年纯收入700元,以县为单位,年人均纯收入1370元,凡收入在此标准线下的地区就称为贫困地区,国家和社会给予救助。按人群划分社会救助对象可分为儿童救助、老人救助、妇女救助、残疾人救助、失业者救助、病人救助等等。按救助期限划分则可根据受助者贫困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定期救助(针对长期贫困)和临时救助(针对暂时贫困)。;3、社会救济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除火山爆发外,几乎各种灾害都有。由于这种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的打击往往超过人的抵抗能力,因此自然灾害往往造成人口的大批死亡和迁移,导致经济的迅速衰落,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为防止灾害造成的社会动荡和骚乱,任何国家都不得不把救灾放在重要地位。
救灾工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
1.紧急救济行为
一般是紧急赠送食品、衣物、医疗、住房和资金。我国现阶段,一旦有重大灾情发生,往往作为全国的头等大事,紧急抢救人员和物资,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大力救济和扶持。国家银行向灾区大量投放无息贷款,使灾民通过救济扶持,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
2.灾害预防
这是积极的手段,防患于未然。我国历史上有农说、仓储说、水利说和林垦说,主要是积极发展农业,存储充足的防灾粮,大力兴修水利,保持土壤植被,防止自然灾害发生。我国当前主要进行了江河治理、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提高了抵御灾害的能力。
;3.灾害预警服务
随着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对自然灾害的预先警告越来越重视。预警服务对于防灾抗灾、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大作用。有些洪水、台风、传染病等都可以提前预报。
从国际范围看,战争和难民救济在救灾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上千万人,上亿人无家可归。联合国为此专门成立了难民救济总署等国际救援组织。现阶段,世界性安置移民、难民仍是社会救济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际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