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进模开题报告 (2].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级进模开题报告 (2]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 PAGE \* MERGEFORMAT13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 题目:电位器外壳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系 :机械工程系班级:机械1101班姓名:邓文泰学号: 指导教师签字:贾长明 2014 年 1 月 5 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1 1. 文献综述  PAGEREF _Toc312593771 \h 1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2 1.1多工位级进模具概述  PAGEREF _Toc312593772 \h 1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3 1.2多工位级进模具国外研究进展 2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4 1.3多工位级进模具题国内研究进展 3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5 2. 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  PAGEREF _Toc312593775 \h 5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6 2.1课题背景  PAGEREF _Toc312593776 \h 5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7 2.2研究意义  PAGEREF _Toc312593777 \h 6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8 3. 研究方法、内容及预期目的 7  HYPERLINK \l _Toc312593779 3.1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  PAGEREF _Toc312593779 \h 8  HYPERLINK \l _Toc312593780 3.2研究内容 8  HYPERLINK \l _Toc312593781 3.3预期目的 8  HYPERLINK \l _Toc312593782 4. 进度安排 10  HYPERLINK \l _Toc312593783 参考文献 11  HYPERLINK \l _Toc312593784 指导教师意见 13  文献综述 1.1多工位级进模具概述 多工位级进模具是在普通级进模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位的模具,是模具技术密集的重要代表,也是未来模具发展方向之一。这种模具不仅可以进行冲孔落料还可以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成型性质完成压筋,冲弯,弯曲,拉深等成型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上完成装配工序。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去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过切断后便可冲出符合产品精度要求的冲压件。为了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位系统,配置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装置。所以多工位级进模比普通冲模相对较复杂,具有如下特点: 在衣服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升和成形装配等多道工序;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和重复定位过程,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的使用率。 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工位上,故不存在符合模具的“最小壁厚”问题,设计时还可以根据模具强度和模具的装配需要留出空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装配空间。 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使用寿命。 多工位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多工位级进模结构复杂镶块较多,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快的制造,调试以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要求零件模具具有互换性,在模具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可靠,方便。所以模具工作零件选材要好,必须应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成型模削,坐标镗,坐标磨等先进加工方法制造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高的中小行、型零件制造精度可达IT10级。 1.2多工位级进模具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级进模CAD/CAE/CAM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便有初步应用,但仅限于二维图形的简单冲裁级进模,其主要功能如条料排样、凹模布置、工艺计算和NC编程等。弯曲级进模CAD/CAM系统出现在80年代,如日本日立公司和富士通公司的弯曲级进模系统等。为了能够适应复杂模具的设计,富士通系统采用了自动设计和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在该系统中除毛坯展开、弯曲回弹计算和工步排序为自动处理外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