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的论文.doc
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的论文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2)03-0082-03
创作于1933年的《边城》是富有精神纯粹性的,可正如作品结局——走水路的爱情的失败——所展现的那样,它荡漾着一种“孤独”的气息。《边城》这部作品的意境整体上如作品本身所说的那样“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美好却忧愁无限,但这正是作者有意于小说创作的“开放性”结局的真正用意,为的是突出这种“不和谐”,折射出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意识。这样的孤独意识体现于作者本人,体现于作品中所展示的“边城”自身的地理环境,而这两者最终又为了体现人类的孤独这个大的精神旨归。虽然《边城》是作者着意为世人谱写的乡土挽歌,但是沈从文并不是要突出这样的孤独,而是要反抗这样的孤独。最终,这片土地上还是再次荡漾着孤独的气息,美好的人性太过于理想化,因此导致了这片土地上人性的贫乏,反抗的失败。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边城》里的孤独意识。
一、边城与孤独的诗人
沈从文给自己的定位是“乡下人”,他在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水云》中提到“用一支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也结束了这个时代这种感情发炎的症候”。从这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独特的理想实现形式,和他给自己在当时主流文化环境之下的定位。蓝棣之先生曾经用“症候”这一独特术语分析过作品与作家的关系。他说:“一部作品总是必然地会带有作者本人的烙印……”\[1\]如此《边城》必然的带有沈从文先生自己的印记。那么这样的烙印是如何表现的?当时的他已经与大家小姐张兆和结婚并且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从他的事业上来看,沈从文在当时的北京已经谋得一份大学教师的职务。.他作为一个从湘西农村出来的行伍之人能在婚姻家庭上获得这样的成功,理应说此时是他人生的辉煌时期,此刻他的人生感受理应是幸福的。可是《边城》却打破了这样的幸福和谐的画面,也打破了我们世俗的想法。从“湘西世界”走出来体验了都市丑陋一面的沈从文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希望通过乡村的纯粹来改造都市中的畸形人,实现人的改造。但是小说最终的开放性结局体现了作者知道这样的改造的困难,他自己也不确定这样的理想能否实现,因此整部作品才会有种朦胧的“不和谐感”,这或者就是他作为一个了解当时中国真正国情的知识分子的孤独感产生的来源。那么这份孤独感是如何付诸于文本的呢?“《边城》结尾的开放性则标志着现代‘小说’视域的生成的。”\[2\]而本雅明认为“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3\]虽然《边城》的开头仍然尚是典型的传统讲故事的方式,“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样的开头如讲故事般,在悠远的讲述带有一种淡然的抒情风味。但是结局的开放性把悠远与抒情撕裂,这样的逆转说明作者叙事方式的转变,小说结尾的开放性代表了一种真正小说的形成,同样也体现了作者“孤独的个人”的生成。也许这样的孤独感的体认正体现了卡西尔所说的“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4\]所以孤独是沈从文自己对他自身生存状况不断审视的结果,这样的审视结果与表面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偏差,但是这样的偏差才是当时作者的内心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是沈从文的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促使他更多地从当时狂热的文艺与政治挂钩,文艺受商业的束缚这一现实来确认自己的“乡下人”身份并且感受自己的孤独。这样的孤独倾注于笔端因此而有了他创作生涯中叙事形式由传统的讲故事到真正 小说的生成。也因此有了他作为孤独的个人写作小说的开始。陈笑雄:论《边城》里的孤独意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边城与孤独的乡土
在作品《边城》里面,边城是作者沈从文所创造的一个远离俗世嚣闹的孤独的地方。从文本的描述上我们知道边城是处于四川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地方,地理上的尴尬接壤位置或许正代表了边城的一种尴尬的身份归属感。从现实角度来看,边城确实是属于这样的一种地理位置,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从作者自身的身份体认来看,我们会发现一种惊人的相似性。是否可以大胆地推测,也许这样的尴尬地理位置描写就是作者对自己乡下人和都市人的尴尬归属的认识,那么现实的边城其实就是作者体认的一种孤独感的化身。那么这样的孤
感是如何体现的呢?在孤独的世界里,封闭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在《边城》中这样的封闭是作者有意地取消了现实时间对于边城的消磨与影响造成的,在这里现在与曾经的时间性鸿沟被填充了。因此而言,孤独的世界走的是一种无任何时间性背负的道路,边城就是这样一个被偷置于时间概念之外的一个事实存在的地理环境。在《边城》里,“前几章呈现的 正是边城的传统生活所固有的稳定的乡土意义世界,尤其蕴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