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 拙著自讼—几种清诗研究著作订正的论文.docVIP

试析 拙著自讼—几种清诗研究著作订正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 拙著自讼—几种清诗研究著作订正的论文.doc

  试析 拙著自讼—几种清诗研究著作订正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清诗史 朱弃尊研究 清诗代表作家研究 清诗知识 清诗选评   论文摘要:在有关清代诗歌研究的论著中,难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需要我们尽可能地予以发现、指出和订正。对他人的论著是如此,对自己的论著更应当如此。现在即针对笔者自己的几种著作中已经发现的错误做一次集中的梳理,以免继续贻误后来的读者。   对自己已发表文字中的错误进行订正,做自我检讨,这可以说是历代学者的一个优良传统。前代如顾炎武,他的《与潘次耕札》五通之五,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内容:   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吾之跋《广韵》是也。虽青主读书四五十年,亦同此见。今废之而别作一篇,并送览以志吾过。平生所著,若此者往往多有。凡在徐处旧作,可一字不存。 自量精力未衰,或未速死,迟迟自有定本也。当代则如王利器先生,印象中他也一再写过自己纠谬的文章。而我辈,论学问不及顾炎武、傅山(青主其字)、王利器先生等人之万一,论错误比例却反而不知道是他们的多少倍,因此也就更加没有理由隐瞒自己的粗疏与浅陋。笔者此前发表、出版的各种论著,其中就存在着大量已经被发现的错误。这些错误,有的已经在后来结集或再版时予以更正,或者可能还有类似更正的机会;而已经成集或再版的著作,近期内估计很难再有重印的机会,所以想在这里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错误做一次集中的梳理,以免继续贻误后来的读者。 一、清诗史 此书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原名《清代诗歌史》,最后三章正文系毕业之后续写),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2000年5月再版。.目前再版本还发现有几处错误,或者存疑的地方,依类叙述如次(页码同时注初版本、再版本)。 一是作家生卒年。第四章第四节《江左三大家》,于龚鼎孽生年注为公元1615年(第75页、第72页);而曾见今人谢巍先生《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记龚鼎孽生日为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十一月十七日(中华书局1992年11月第1版,第369页),如此则公历实际上已经进人1616年(1月5日)。该书著录的两种龚鼎孽年谱资料笔者均未获见,但想来此记载不误。笔者其他各种著作凡涉及龚鼎孽生年,例当据此更正。此外第二章第二节《云间派》,于李雯生年注为公元1608年(均见第21页);此说也许不太可信,更大的可能是比这提前一年,具体拟在另文详细考订。 二是引用原始资料。这方面最典型的,当数第九章第三节《王士祯的神韵诗》内两次引到的金人瑞(圣叹)《上巳日,天畅晴甚,觉兰亭天朗气清句为右军人化之笔,昭明忽然出手,岂谓年年有印板上巳耶·诗以纪之》二首之二所谓“暮春写得如清秋”句(第200页、第196一197页)。原诗依据《沉吟楼诗选·七言绝》(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人别集丛刊》影印《lt;沉吟楼诗选gt;lt;广阳诗集gt;》本,1979年6月第1版,第83页),但“如”字原文是“似”。而拙著误作“如”,不但影响到它与所论王士祯《秦淮杂诗》“浓春烟景似残秋”之间的字面联系,而且从文献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失真的,甚而至于还严重违背了近体诗的格律,造成了“三平尾”的大忌。奇怪的是,该诗在笔者别的论著中也还曾经数次引用过,这个问题居然直到最近才偶然发现。类似的还有第十五章第四节《龚自珍的地位和影响》所引《夜读番禺集,书其尾》二首之二所谓“奇士不可杀,杀之成天神。奇文不可读,读之伤天帝”(第361页、第354页),最末这个“帝”字原文是“人”(可见《龚自珍全集》第九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新1版,第455页);而拙著承上文第一首末字误植,不但造成了本首诗歌的两个韵字互不相协(原押上平声十一“真”韵),而且使得同一组诗歌两首之间的韵字也形成了重复。此外第三章第二节《钱谦益的诗歌理论》所引《杨明远诗序》(第40页、第38页),“序”字据本师钱仲联先生标校本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应作“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年9月第1版,中册第855页);第十二章第一节《赵翼》所引《论诗》四首之二“李杜文章万口传”以及下文再次提到的“李杜文章”(均见第276页、第271页),据其《匝北集》卷二十八,“文章”原文实为“诗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上册第630页)。 三是其他错别字。这方面目前已经发现的有第七章第一节《施闰章》所引《竹源阮》(第139页、第136页),“阮”字实际上应当是“o”字(可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施闰章《学余堂诗集》卷六,第1313册第410页),即“坑”的异体字。今本施闰章《施愚山集·诗集》卷六直接改作“坑”(黄山书社1992年5月第1版,第2册第110页),这个问题就十分清楚了。此外不知某处似曾提到的顺治初年太湖义军首领吴易,“易”字有关文献一般都如此记载,但清末叶廷箱《鸥破渔话》卷二“吴日生名”条,专门对此进行考证,认为应当是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