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液压与气动盘) 教学课件 作者 陆全龙 刘明皓 主编 柳舟通 周启银 张丽娅 张键 副主编03液压泵4+2 03液压泵4+2.ppt
第 3 章 液压泵;3.1 液压泵概述;3.1.1 液压泵基本工作原理1 工作原理;2 液压泵正常工作的三个必备条件;3.1.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平均理论流量 q t:泵在单位时间内理论上排出的油液体积,q t= n v ,单位为 m3/s 或 L/min 。
实际流量 q :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排出的油液体积。在泵的出口压力≠ 0 时,因存在泄漏流量Δq,因此q = q t- Δq 。
额定流量 q s :泵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允许连续运转的流量。
;3.泵的功率
输入功率 P r: 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为泵的输入功率,P r= Tω
输出功率 P:泵输出液压功率, P = p q
4.泵的效率
容积效率ηv= q /q t =(q t - Δq)/ q t
机械效率ηm = T/ T r
总效率η = P / P r= p q / Tω=ηvηm
5. 泵的转速:
额定转速 n s: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最低转速n min:正常运转允许的最低转速。
转速范围: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之间的转速。
;3.1.3 液压泵的分类和选用 ;选用原则:
是否要求变量 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是变量泵。
工作压力 柱塞泵的额定压力最高31.5MPa;叶片泵压力6.3MPa,高压化以后可达16MPa;齿轮泵压力2.5MPa,高压化以后可达21MPa。
工作环境 齿轮泵的抗污能力最好。
噪声指标 低噪声泵有内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的瞬时流量均匀。
效率 轴向柱塞泵的总效率最高;同一结构的泵,排量大的泵总效率高;同一排量的泵在额定工况下总效率最高。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3.2 齿轮泵;1 .结构组成
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
泵体
前后盖板
长短轴
;2.齿轮泵工作原理;3.2.2 齿轮泵的输油量计算;3.2.2 齿轮泵的输油量计算;3.2.3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2.泄漏与间隙补偿措施
齿轮泵存在端面泄漏、径向泄漏和轮齿啮合处泄漏。
端面泄漏占80%—85%。;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平衡措施: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在浮动零件的背面引入压力油,让作用在背面的液压力稍大于正面的液压力,其差值由一层很薄的油膜承受。;齿谷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逐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作用在齿轮轴上液压径向力和轮齿啮合力的合力 F = K p B De K为系数,对主动齿轮K=0.75;对从动齿轮K=0.85。
;液压径向力的平衡措施之一:通过在盖板上开设平衡槽,使它们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产生一个与液压径向力平衡的作用。
平衡径向力的措施都是以增加径向泄漏为代价。
;工作原理
一对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内齿轮与侧板所围成的密闭容积被齿啮合线分割成两部分,当传动轴带动小齿轮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为吸油腔;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为压油腔。
特点
无困油现象
流量脉动小,噪声低
;工作原理 相互啮合的螺杆与壳体之间形成多个密闭容积,每个密闭容积为一级。当传动轴带动主螺杆顺时针旋转时,左端密闭容积逐渐形成,容积增大为吸油腔;右端密闭容积逐渐消失,容积减小为压油腔。
特点 流量均匀,噪声低;自吸性能好。; 优点是结构紧凑,工作压力较高,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
缺点是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敏感,结构复杂,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
叶片泵又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分类;3.3.1 双作用叶片泵;3.3.1双作用叶片泵; 由定子内环、转子外圆和左右配流盘组成的密闭工作容积被叶片分割为四部分,传动轴带动转子旋转,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定子内表面,因定子内环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故有两部分密闭容积将减小,受挤压的油液经配流窗口排出,两部分密闭容积将增大形成真空,经配流窗口从油箱吸油。;
2.流量、排量公式
V=2πB(R 2–r 2)- 2Bzδ(R – r)/cosθ
δ为叶片厚度,θ为叶片倾角。;配流盘 为减少两叶片间的密闭容积在吸压油腔转换时因压力突变而引起的压力冲击,在配流盘的配流窗口前端开有减振槽。径向力平衡。
合理设计过渡曲线形状和叶片数(z≥8),可使理论流量均匀,噪声低。为保证叶片自由滑动且始终紧贴定子内表面,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
定子曲线圆弧段圆心角β≥配流窗口的间距角γ ≥叶片间夹角α(= 2π/ z )。
;4. 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提高双作用叶片泵额定压力的措施:
采用浮动配流盘实现端面间隙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测控电路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国雄 天津大学 等主编 05_信号运算电路.ppt
- 测控电路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国雄 天津大学 等主编 06_信号转换电路.ppt
- 测控电路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国雄 天津大学 等主编 07_信号细分和辩向电路.ppt
- 测控电路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国雄 天津大学 等主编 10_逻辑与数字控制电路.ppt
- 测控电路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国雄 天津大学 等主编 11_典型测控电路分析.ppt
- 消费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军 王砥 第一章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ppt
- 消费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军 王砥 第七章 消费体验与品牌忠诚.ppt
- 消费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军 王砥 第三章 消费者信息获得.ppt
- 消费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军 王砥 第九章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ppt
- 消费心理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军 王砥 第二章 消费需要与购买动机.ppt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