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水资源形成与转化选编
第二章 水资源形成与转化;第一节 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自然界的水循环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
纽带,是自然环境中发展演变最活跃的因素,并形成了地球
上的淡水资源。 ; 海陆间水循环(大循环或外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径流是一个地区(流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
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
多年平均的陆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水循环的主要作用;影响水循环的因素;(一)、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原理是研究各种水文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原
理,也是水资源量估算的基本出发点。
水量平衡的基本方程:
I-O=S2-S1=ΔS
I: 区域在给定时间内收入(输入)水量;
O: 区域在给定时间内支出(输出)水量;
S1和S2:区域在给定时间内的始、末蓄水量;
ΔS:区域在给定时间内的蓄水变量;
;(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全球海洋水量平衡方程:
P洋+R-E洋=ΔS 公式1
P洋 : 大气降水量;
R: 入海径流量;
E洋:蒸发量;
ΔS:海洋蓄水变量;
对于多年平均情况,则海洋水量平衡方程:
P洋+R=E洋 公式2
; 全球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P陆 - R-E陆=ΔS 公式3
P陆 : 大气降水量;
R: 流出陆地径流量;
E陆:蒸发量;
ΔS:陆地蓄水变量;
对于多年平均情况,则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P陆=R+E陆 公式4
公式2+公式4: P洋+ P陆=E洋 +E陆
P全球=E全球;(三)、流域水量平衡方程
流域: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分水线:流域之间的分水地带称为分水岭,分水岭上最高点的
连线为分水线,即集水区的边界线,包括山脊线和鞍部。
;流域分为:闭合流域和非闭合流域。
闭合流域:地上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线完全重合。
非闭合流域:地上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线不一致。
对于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为:
P – (R+E)=ΔS
R:含地表径流Rs和地下径流Rg
多年平均情况: P=R+E
对于非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为:
P – (R+E) = ΔS+ ΔW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降水(Precipitation)是自大气云层落下的液体或固体水的总称,包括雨(Rainfall)、雪(Snow)、露(Dew)、霜(Frost)、霰(Sleet)、雹(Hail)及冰雨(Glaze)等,其中以降雨和降雪为主。
降水是水资源的总补给来源,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一)降水的成因及分类
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三个因素。
1、对流雨;2、地形雨;3、锋面雨;4、气旋雨;(二)降水的基本要素
1、降水量:时段内降落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水量,用mm深度表示。
根据时段可分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等。
2、降水持续的时间称为降水历时,单位为min、h或d。
3、降水强度为单位时间的降水量,以mm/min或mm/h计。
4、降水笼罩的平面面积为降水面积,以km2计。
5、暴雨集中的较小的局部地区,称为暴雨中心。
;(三)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
常用的区域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和等雨量法三种。
1. 算术平均法(均值法)
适用于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雨量站稠密且分布均匀。
P=(p1+p2……+pn)/n
P:流域平均降水量;
Pi :各雨量站的同期降水量;
n:流域雨量站数。
;2. 泰森多边形法(垂直平均法)
美国气候学家A·H·Thiessen 提出了一种根据离散分布的气象站的降雨量来计算平均降雨量的方法,适用于流域内地形起伏不大、雨量站稠密且分布不均匀。(若区域内有高大山脉,此法误差较大)。
步骤:
①连结各测站,构成三角网。在雨量站分布图上,将区域内及其区域附近的雨量站用直线两两相连,构成许多三角形(包括邻近流域的测站),形成三角形网。
②然后对每个三角形各边作垂直平分线,这些垂直平分线将区域分成以各测站为核心的若干个多边形。
③以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