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代谢选编
有收无收在于水
; (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1、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水生植物(90%)>中生(70~90%)>旱生(6%)
草本植物(70~90)>木本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不同器官、组织含水量
(1)不同器官
根60% 种子 10-14%
(2)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期
新生、旺盛>衰老、成熟;(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思考:
干旱时,自由水/束缚水高抗旱?
还是自由水/束缚水低抗旱? ;(三)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三)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二、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水势的概念
1、自由能;3、水的化学势; 水 势(植物生理学中(Ψw))
指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在一个系统中的水溶液的化学势(μw)与纯水的化学势(μw0 )之间的差(△μw),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Vw)所得的商,称为水势Ψw 。;偏摩尔体积:
指在恒温、恒压,其他组分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合体系中1mol该物质所占据的有效体积。
;纯水的化学势规定为零
溶液的水势恒为负值;1bar (巴)= 0.1 Mpa = 0.987 atm (大气压);(一) 扩散:是物质分子(包括气体分子、水分子、溶质分子)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运动——水的短距离运输。
(二)集流:在有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液体中大量分子成群地集体运动——水的长距离运输。
水通道蛋白:位于膜中的具有选择的高效运转水分的功能蛋白。;图2-3 水分跨过细胞膜的途径
A. 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扩散 或通过水通道
B.水分集流通过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
渗透性吸水——液泡形成以后的细胞
吸涨性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
;; 经过一段时间;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
如果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在水势较高的溶液或蒸馏水中,外界的水分子便大量进入细胞,液泡膨大,整个细胞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应用
判定细胞是否存活
测定细胞的渗透势
观察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2、植物细胞的水势构成;(1)渗透势(溶质势ψ π):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 (2)压力势(ψp):
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
;(3)衬质势(ψm ):
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是负值。
生长点分生区的细胞,风干的种子ψw = ψm ;细胞水势、渗透势、压力势与细胞相对体积变化的关系; 相邻两细胞的水分移动方向,决定于两细胞间的水势差异。;(二)植物细胞的吸 胀 吸 水;五、植物细胞水势的测定;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主要在根尖根毛区;2. 水分在根内的运转途径;根部吸水的途径;3、根系吸水的方式及其动力; 根系吸水的动力——根 压;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1、根系自身的因素
2、土壤条件
(1)土壤中可用水分
(2)土壤通气状况
(3)土壤温度
(4)土壤溶液浓度;第三节 蒸 腾 作 用;散失方式:
1)以液体状态散失到体外(吐水现象)
2)以气体状态散逸到体外(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的概念、生理意义;二、蒸腾作用的方式与度量;叶片蒸腾 ;三、气孔蒸腾作用;;(一)气孔的特点
1、气孔的大小、数目、分布与气孔蒸腾;(3)气孔蒸腾
气孔蒸腾量相当于同等叶面积的自由水面蒸发量的15~50%,甚至100%
为什么气孔蒸腾的速率比自由水面蒸发速率快十几到一百倍?;小孔扩散律;2、保卫细胞体积很小,膨压迅速而显著地改变
3、保卫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
4、保卫细胞具有不均匀加厚的细胞壁及微纤丝结构
5、保卫细胞与周围细胞联系紧密;(二) 气孔运动的机理 ;GC在黑暗中进行呼吸作用; 无机离子泵 学说; 苹果酸代谢学说 ;(三)气孔运动的调节因素;(四)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 1、内部因素对蒸腾的影响
(1)气孔构造
气孔下腔体积大,内蒸发面积大,水分蒸发快,可使气孔下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扩散力提高,蒸腾较快。
(2)叶内细胞间隙的面积
间隙大,叶内外蒸气压差大,有利于蒸腾。;2、环境因素对蒸腾的影响
光照
大气湿度
大气温度
风
土壤条件;3、蒸腾作用的日变化
4、降低蒸腾速率的措施
(1)减少蒸发面积
(2)降低蒸腾速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