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每课一练(08岳麓版必修1).doc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选择题
1.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3. 右图告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
清代公布殿试金榜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4.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5.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
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
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6.秦朝设置的御史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 )
A.执掌军政大权 B.负责审核政令
C.负责草拟政令 D.负责监察事务
7.关于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高效
②明清时期随着皇权的高度加强,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③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④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史学界普遍认为,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时期。这里所说的“完善”,主要是指( )
①通过科举选拔官吏 ②地方官员由中央统一任免
③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④出现了专门的谏官机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历史中,曾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A [材料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材料中“相正以否”、“相防过误”、“勿上下雷同”等内容,反映了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以减少决策失误的目的。但三省的设置,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故④表述错误。]
2.A [隋唐及北宋均通过分割相权的办法,加强了皇权。故题目中的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C [从图注涉及到的时代及“进士出身”等信息可知与科举制有关。]
4.A [导致“重文轻武”现象出现的是宋朝时的政策;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不是指科举制度;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
5.A [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汉朝不可能出现“进士及第”的“天子门生”。]
6.D [秦朝的御史大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