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4).docVIP

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4).doc

第  PAGE 8 页 共  NUMPAGES 8 页 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4) 课时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成都高二检测)“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反映出( ) 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 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 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 2.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①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变通 ②康熙帝尊重汉族文化传统 ③“尊孔”有利于清朝统治 ④康熙帝注意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2·宁波高二检测)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 580名。康熙皇帝时期重建福建水师的意图在于( ) A.平定三藩之乱 B.抗击沙俄入侵 C.远征噶尔丹 D.统一台湾 4.下图反映了康熙时期面临的严峻形势有( ) ①西北少数民族分裂势力对中央造成威胁 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 ③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 ④沙俄势力正在东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之乱”后 C.收复雅克萨之后 D.统一台湾之后 6.(2012·厦门高二检测)康熙帝曾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施恩”主要是指康熙帝( ) A.加强喀尔喀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B.帮助喀尔喀部摆脱漠西蒙古控制 C.组织会盟使喀尔喀各部诚心归附 D.在喀尔喀地区开始实行盟旗制度 7.(2012·北京模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做出的贡献有( ) ①平定“三藩” ②设置台湾府 ③抗击沙俄入侵 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部族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熙帝为解决民族矛盾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康熙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9.(2011·天津文综·T14)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