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第十章 RNA干扰及其它小RNA的作用幻灯片1.ppt

分子生物学第十章 RNA干扰及其它小RNA的作用幻灯片1.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NA干扰及其它小RNA (RNA interference and other small RNAs);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法尔和梅洛将分享一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137万美元、107万欧元)。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 法尔和梅洛获奖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基本机制”,这一机制为控制基因信息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 公报指出,RNA干扰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RNA干扰机制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侵入细胞的病毒RNA进行控制。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指出, RNA干扰机制将来有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农业等众多领域,用来开发针对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新疗法。; “我隐约觉得是有可能获奖的。但我只有45岁,所以我想或许在一二十年内才会发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 如是说。 斯坦福大学教授安德鲁·法尔(Andrew Fire) 今年也只有47岁。 ;安德鲁?菲尔(AndrewZ.Fire) 克雷格?梅洛(Craig C.Mello);RNA干扰的发现;; 1998年2月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的一篇RNA干扰论文。不少同行迅速意识到这篇论文的非凡价值。梅洛实验室的博士后刘棘当时在佐治亚大学攻读博士。她清楚地记得,其导师基普里奥斯(Edward Kipreos)读到那篇论文时就嘀咕,“这家伙大概会获诺贝尔奖”。   通常,从研究成果发表到获得诺贝尔奖,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多时间,因为成果的准确性和重要性都需要科学界的反复验证。但法尔和梅洛仅仅等待了8年,其获奖速度之快实属罕见。;生理医学奖的评选程序大致为:;RNA干扰的传奇故事;;RNA干扰的传奇故事 ;RNAi发现历程: 1990年,来自于美国和荷兰的两个转基因植物实验组给矮牵牛花插入一种催生红色素的基因,希望能够让花朵更鲜艳。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矮牵牛花完全褪色,花瓣变成了白色! ? ?; 事实上,不但导入的基因没有表达,而且植物本身的色素合成基因也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这种现象当时称为共抑制(cosuppression)。; 94年Cogoni等证明真菌中亦有类似现象,此称为基因压制 (quelling)。 ; 法尔和梅洛则首次在线虫身上揭示,基因“沉默”的原因在于RNA干扰。 实际上,法尔在接受诺贝尔奖网站采访时提到,第一个在线虫中观察到(RNA干扰)这种特别现象的是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郭苏。;;; 但可惜的是,她和坎菲斯一直没能解释这个奇怪现象。直到3年后,当时在卡内基研究所供职的法尔和梅洛才揭开了谜底:在郭苏的实验中,体外转录所得RNA污染了微量的双链RNA,而经过纯化的双链RNA能够高效率地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这就是RNA干扰。   郭苏目前在旧金山加州大学任职。她说:“他们在我们工作的基础上,解释了我们那个让人迷惑的现象,是一个飞跃……我和坎菲斯通过话,我们的工作在这个奖项中有所贡献,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都认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理应获奖。”; 在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每个现象,发现怀疑并给予证明,不要被误导。;RNAi现象的普遍性 随后陆续发现RNAi也存在于水稻、烟草、果蝇、小鼠及人等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 RNAi能高效特异的阻断基因的表达,在线虫,果蝇体内,RNAi能达到基因敲除的效果。;Plants;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靶基因的表达沉默,产生相应的功能表型缺失。 这一现象属于转录后的基因沉默机制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 2006年世界科技十大新闻,2006年度诺贝尔化学与生理奖;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利用双链小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表型的方法。 (课本);RNAi作用机制;基因沉默 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TGS) 转录后水平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