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教育的历史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关系到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在教育学术界,关于该问题的实质却并没有讨论清楚。个人以为,探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关键是要回答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是从哪种类似的社会活动形式中产生的。 ;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C.Letourneau,1831-1902)、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2.观点 (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2)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3)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他们的解释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的。它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 1.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P.Monroe,1869-1947)。;2. 主要观点 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表面上来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孟禄比勒图尔诺和沛西.能进步的地方。;(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如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学者所说的是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2.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古典学校为主,如文法学校,修辞学校 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 教学方法强调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体罚; 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化教学为主,没有严格的班级及学年区分; 师生关系反映了农业社会的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劳动人民基本上被排斥在古代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任用方面。 劳动人民是如何教育的? 第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稼?p12;(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以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为主要标志。 1.工业社会的特征: (1)生产工具:由手工的金属工具——大机器 (2)第二产业——采掘、制造、加工成为主导产业 (3)科学技术进步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动力; (4)市场不断的扩大和扩张; (5)社会统治和管理方式从农业社会的专制模式走向现代的民主模式; (6)社会关系从人身依附转变为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个性之间的交往; (7)法律与道德或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2.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