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简化初探
PAGE
PAGE 7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 目 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简化初探
科 目 文字学
姓 名 付健玲 (学号:201421010020)
专 业 古典文献学
入学年月 2014年9月
简短评语
成绩:授课教师签字:
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简化初探
摘 要: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只有汉字保存了下来并且仍在使用。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甲骨文和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汉字的简化从甲骨文开始,历代都有,从繁到简,是文字发展的总趋势,趋易律是??使汉字由繁趋简的动力。无论繁体、简体,都是历史现象,都是在人们对汉字的使用中产生的。简化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推行简化字并不是要废弃繁体字,仅仅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所以推行简化字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符合现实需要的作为,某种程度上说,汉字简化其实是保留了汉字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发展。
关键词:汉字形体;简化;规范
一、引言
相传汉字是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创造的。能创造文字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仓颉的长相就跟一般人不同,他眉骨高高隆起,长着四只眼睛,四目放射出不亚于激光的强光。他通过观察鸟兽蹄之迹,受到刺激和启发从而创制了汉字。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汉字的诞生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淮南子·本经训》说当时的情景是“天雨粟,鬼夜哭”,的确非同凡响、非同小可。
有了文字,人类才算是真正步入了文明时代。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它的丰功伟绩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汉字对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然是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还在继续作出她的贡献。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主要是由汉字记载下来的,古代的四大发明、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也是依靠汉字记录和传承下来的,历代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医学、农学等等方面的著作更是以汉字作为物质载体。汉字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方言的优势,又高度适应汉语,因此她的传承性显得特别突出,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就可以阅读古代各方面的著作,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
历史上,汉字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和海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契丹和女真文字受到汉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壮族曾经长期使用仿造汉字创制的方块壮字;瑶、苗、白、水等民族都曾使用过汉字式的文字。汉字对促进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拥有汉字这样一种体系完善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的中华民族是幸运的。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概说
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只有汉字保存了下来并且仍在使用。
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大变化。
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骨文和金文,第二阶段是大篆和小篆,第三阶段是隶书和楷书。第一阶段,汉字的形体不整齐,笔画多少不固定,图画性强。第二阶段以小篆为代表,字体统一为长方形,结构固定,全由曲折匀称的线条组成,线条性强。第三阶段以楷书为代表,字体呈方形,以笔画代替线条,符号性强。现代汉语常用字有些经历了三个阶段,有些始见于第二阶段,有些则是楷书兴起以后的后起字。
我们现今能够见到的成熟的、成体系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大约有3400年的历史了。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是象形、写实,一些字还带有记事图画的痕迹,笔画硬瘦。有关专家从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共整理出4 100多个字,释文成果还不到1 000个,也就是还有3 000多个字我们还不认识。甲骨文异体繁多,假借字也不少。周代的文字是金文,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的字数在4 000个左右,能够认读出来的也就是2 000多个,其形体特征大体与甲骨文相似,后期金文形声字明显增加,异体字相对减少,字形渐趋稳定。秦代官方文化交流统一使用小篆(秦始皇“书同文”政策),小篆的字形比以前的古文字都要整齐、匀称、简单,逐渐定形,异体字大大减少。汉代通行隶书,其突出的特点是有波磔,再往后就是楷书和草书的出现,楷、草又结合为行书。从甲骨文、金文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