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
第九章
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主讲人:商彦蕊
;问 题;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又影响自然地理过程。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一、采集渔猎阶段;二、农业社会阶段;“刀耕火种”
砍伐和焚烧森林,开垦土地进行耕种。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大过程中,山地、丘陵区产生水土流失。
;“刀耕火种”初期,森林浩瀚,垦殖面积相对较小,耕种两三年后,弃荒,森林很快就能恢复,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
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减半,刀耕火种的森林与农地轮作的周期大为缩短,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量变 质变
;四川甘孜火灾,22名战士牺牲;三、工业化阶段;机械化生产、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生活物资的生产;
水、陆、空交通线的建设,大都市的涌现,将世界各地连为一体。
工业文明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福祉,各种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干扰和影响。
;工业废水染红将军渠;;;;山285亩水面漂满死鱼 污染2010-06-23 11:47:13???来源??
河面遍布死鱼,触目惊心;;四、人地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新的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发展新型产业,可能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就某一地区而言,城市发展新兴产业,传统工业向农村转移。
污染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将产生相应的环境效应,有许多因素是难以预料的,如化合物、转基因、太空垃圾、核辐射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对其发展道路经过总结回顾和深刻反思后,所形成的一种发展观和战略观。
这种思想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将逐步成为人类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用;1. 人类是自然地理系统演化的产物 ;人类的出现,在300万年以前。
根据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和猿类化石、现代高等猿类地理分布的分析,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南部和欧洲南部广大森林与草原交界地区。
当时正是古猿的繁盛时期,由于全球范围的气候比较温暖,多雨湿润,湿润期后又有较长的干旱期,使热带雨林收缩。;2. 人体与自然地理系统间的物质联系 ;3.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 ;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制作用 ;如美洲北部的爱斯基摩人,过着独特的适应严寒和漫长极夜的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是驯鹿、麝牛、海豹、海象等。
受气候条件和食物供给影响,人口出生率很低,人口少。;在热带雨林地区,雨热丰沛,生物生产量大。
限制条件——土壤中大部分矿物质和有机质被持续的降雨淋失了,雨林土壤的肥力主要依靠大量枯枝落叶迅速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和无机营养元素来维持。
毁林开荒,很容易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结构恶化。;高山、密林、海洋等自然屏障,限制某些区域的人与外部社会的沟通。
如在全球化的今天,南美的亚马逊雨林、非洲丛林、太平洋岛屿上,土著居民依然过着狩猎、农耕的传统生活,离现代文明相距甚远。
;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二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导致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如: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等。
;;;过去,茂密的甘草植被曾在干旱少雨的盐池、中宁等地起到了防风固沙的巨大作用。现在这里的土地已大片沙化。据估测,每挖一根甘草,就破坏方圆四、五米的植被。
;;土地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造成。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0%~80%的灌溉土地受到盐渍化的影响,因此而损失的土地每年达20~30万hm2。 ; 我国也有许多灌区,由于排灌不当,发生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如:
内蒙古河套灌区,1958年仅有盐碱地4万hm2 ,到1973年扩大到21万hm2 ;
青海柴达木盆地1954年开垦耕地6万hm2 ,后因次生盐碱化,弃耕地面积达4万hm2 。;土壤污染 ;二、人类对水平衡及水资源的影响;;四、人类对热平衡和气候的影响
人类通过改变下垫面状态,间接干扰地球表层系统热平衡:
(1)砍伐森林,兴建城市,发展灌溉,排干沼泽,兴建水库等,就相应地改变了陆地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改变区域的热量平衡;;(2)排放温室气体和粉尘,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并造成大气污染。
据监测,1900年大气CO2浓度为290ppm,1976年增加到335 ppm,20世纪末增至380~390ppm。
;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9.十章德育理论与实践2.ppt
- 第9单元学前儿童生活保健制度.ppt
- 第9单元中国古代.ppt
- 第9章 班主任工作.ppt
- 第9次课分组密码_运行模式.ppt
- 第9章 技术指标分析.ppt
- 第9单元_电场_物理_大纲.ppt
- 第9章-项目沟通管理.ppt
- 第9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ppt
- 第9章18世纪英国政治思想.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