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案例3

野百合的春天(团队创意主页)  HYPERLINK /pages/2010/project/project_g06859ta.jsp 链接到复赛页面 项目信息(预赛) 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益方向:???????????教育 文化 实施地区:???????????四川(曾住地 ) 预计团队大小:?????9人 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特殊亮点,不予公开。) 创意 重建汶川,不仅要物质援建,更需在精神上让灾区新一代重建家园。 汶川盛产野百合,其象征困境中的自强不息。目前汶川很多乡村学校缺乏师资,老师知识也不够先进,那里的羌族小孩没有机会 望外界,自我学习。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很重要,这能帮身处边远山区的孩子获得和城市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能力自建家园。本项目利用大学生自身资源为少数民族边远灾区的乡村教师和孩子带去以“地震自救,利用信息技术,规划未来”为主的教育,以启发他们,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之后我们会通过网络、书信等方式与之长期沟通,确保其持续性。又地震后羌文化遭受重创,急待拯救,志愿者可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羌寨,录制记录羌族语言和文艺,通过网络,制作CD等方式,寻找媒体合作,推广羌文化,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帮助灾区重建精神家园。 我们希望让汶川的园丁和孩子拥有先进的知识,更加自立;同时希望更多人认识羌文化。(本队成员多来自汶川) 详细计划(复赛) 辅导员/顾问?(含:在项目的准备和实施期间,每周愿意用于指导,协助本团队的平均时间) 龙邵明《羌族文学》杂志编辑 1~2小时 杨效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 1小时 张帆阿坝州美术家协会会员 3~4小时 石贤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1~2小时 赵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办公室主任 1小时 合作机构 汶川县教育局??(政府部门) 网址:??????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 联系人:??? 局长/姓名 汶川一中(威州中学)??(中小学) 网址:??????/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全力支持,副校长、学生会帮协调汶川事宜 联系人:??? 副校长/姓名/地址/手机/EMAIL 汶川“影救尔玛”文化协会??(文化机构) 网址:?????? 联系状态:曾有合作 承诺提供:帮助协调在汶川罗卜寨、龙溪乡的采风事宜 联系人:??? 协会负责人/姓名/地址/手机/EMAIL 单向街书店??(书店/咖啡店) 网址:?????? 联系状态:合作意向 承诺提供:安排展览如果项目成果文艺性符合单向街标准 联系人:??? 沙龙策划/姓名/地址/手机/EMAIL 《川大校友》??(媒体) 网址:??????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 联系人:??? 责任编辑/姓名/地址/手机/EMAIL 汶川电视台??(媒体) 网址:?????? 联系状态:口头承诺 承诺提供: 联系人:??? 汶川县广播局长/姓名/地址/手机 国际经济商管学生联合会中国大陆区对外经贸大学分会??(学生社团) 网址:??????/school?lc=UIBE 联系状态:曾有合作 承诺提供:资源共享,帮助后期宣传,提供国际宣传平台 联系人:??? 副主席/姓名/地址/手机/EMAIL 项目背景及意义 不到1000天,还记得汶川那曾让我们揪心的地方吗? 汶川坐落岷江之畔,岷江流域盛产野百合,其象征不屈。以“野百合”为名意为恢复、重寻灾区的精神家园。 08年之后,在广东援建下,“汶川的硬件设施从一无所有到加快了二三十年,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二三十年。”(《南方周末》)现实却还无法达到要求。如何才能真正让重建“软硬”皆成? 重建后很多乡村学校虽有了好硬件,每个老师有了电脑,但学校依旧缺乏教育的灵魂-更新的观念;羌族小孩没有机会瞭望外界,自我学习,导致长大之后缺乏竞争力,只有做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有的甚至还没有看到未来,就为了眼前利益早早退学。这让我们,走出汶川的学生非常忧心。在深山中这无法改变的事实为信息的传播、交流带来很大的困难,利用书信等传统方式和山区孩子交流费时且不便。 Thomas?Friedman在其著作《又热、又平、又挤》中一个观点:网络将带来教育前所未有的公平。这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野百合”帮助乡村师生合理利用WIKI等信息技术,帮孩子获得和城市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辅以励志教育,把他们的视野打开,使心灵更大、志向更远;让他们将今所学以接力棒形式传递后辈,这能使灾区重建真正持续。 震前,古老的羌文化就在迅速消失,震后更遭受重创,急待拯救。它的存在是中华文化多元不可缺少的。团队在支教后利用剩余假期深入羌寨,以“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