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定制课件电子讲义
PAGE \* MERGEFORMAT1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大纲
一、贞观之治
1.经济政策
2.“惟贤是与”的选才政策
二、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统治
1.永徽政局
2.武则天登基
3.唐高宗、武则天的统治
三、开元盛世
1.从武则天到唐玄宗
2.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形势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唐太宗即位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任人唯贤,创造了贞观之治
K02:唐太宗逝世后,唐高宗、武则天相继继位,统治期间均继续推行轻徭薄役的统治政策、大力选举人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K03:武则天下台八年后,唐玄宗执政,确立了新的统治核心。他吸取经验,加强后宫管理、加强国家控制、理顺统治关系、扩大征发徭役、兵役、差科的范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正文
一、贞观之治
1.经济政策
唐太宗即位后,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统治秩序。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大起义,看到了恶政亡国的后果,常以舟、水关系比喻君与庶人的关系,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其统治时期,注意节制统治阶级,为民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贞观元年、二年(公元627、628年),唐太宗两次释放宫女,令其婚配。贞观前期,唐太宗不但不兴修宫室,并且将在建的洛阳乾元殿停建,唐太宗说:“以后可能会到洛阳理政,即使是露居也无妨。”在唐太宗看来,追求宫殿的奢华,喜欢游玩池台,那只是帝王个人的欲望,百姓并不希望这样。帝王之所以喜欢,那是因为满足了他个人的奢华放逸,百姓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会因此穷困疲敝。唐太宗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严格管制勋贵阶层的社会风习。早在贞观元年唐太宗便制令,禁断王公奢靡。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又下《戒厚葬诏》,严禁勋戚侈靡厚葬,违者会“随状科罪”。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风俗以简朴著称。
唐太宗还较为关注民间疾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关东、关中各地灾害甚多,唐太宗下令开仓赈济,允许灾民就食他州,并紧缩政府开支。在隋末战争中受损严重的地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再征发徭役。而征发徭役、兵役的地区则注意不违农时,唐朝颁布《营缮令》,以法令的形式规范营造公共工程时的民力征发。总体而言,“贞观之治”中惠民的主要内容不在于减免赋税,而在于轻徭。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间,关中丰收,流民回归。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到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间,关东地区的农业也发展起来,社会逐步走向安定。此后年年丰收,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到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间,米价降至每斗四五钱,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更降至两钱。社会经济已进入繁盛时期。
2.“惟贤是与”的选才政策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南北、东西分裂达三百年之久,关陇、代北、山东、江左各集团区隔已久,隋朝短暂的统治不足以抹除彼此间的差别。而在贞观年间的现实政治中,除了秦王府旧人,还存在着隋朝官吏、义军领袖、高祖遗臣、东宫僚属、齐王府僚属等多方势力。摆在唐太宗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将各方势力整合起来。唐太宗使用的办法是“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在这一择才标准下,唐太宗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也用东宫、齐王府的旧仇,如魏征、王珪等;既用高祖遗臣,如萧瑀、封德彝等;也提拔寒微士人,如马周、刘洎、戴胄等。唐朝疆域扩展至蒙古高原后,唐太宗又任用少数民族精英,如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不拘一格使用贤才的政策,使唐太宗朝形成了一个具有才干的官僚集团,这是“贞观之治”得以出现的基础。
在“惟贤是与”的政治氛围中,唐太宗常以隋炀帝护短拒谏为反面典型,鼓励群臣进谏。这既是对臣下的尊重,也是使百僚归心的必要措施。贞观年间出现了许多著名谏臣,如王珪、魏征、褚遂良等等。面对反面意见,唐太宗常常予以进谏者奖励,如马周进谏大安宫宜崇奉、宗庙宜亲祀、乐工不宜赐官等,唐太宗即赐予马周豪宅。贞观朝最著名的直谏者首推魏征,他对唐太宗进谏达二百余事,魏征死后,唐太宗感慨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二、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统治
1.永徽政局
贞观二十三(公元649年)年,唐太宗服用天竺方士所进的药,中毒身亡,年仅五十出头。唐太宗晚年,围绕着继承权问题,纷争迭出,先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互相倾轧,具被废黜,后唐太宗又属意吴王李恪,李恪名望素来很高,人心所向,但最后晋王李治获得长孙无忌的支持,被立为太子。唐太宗生前对李治的性格甚为担心,下了“懦,恐不能守社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