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新材料作文写法五忌:;4、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5、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学习目标:
1、明确材料作文审题的立意原则。
2、学会利用“由果溯因法”合理立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小结;方法介绍:;月考回放 ;这则材料中心事件;典型引路 ;过程分析 ;1、找材料中的对象及相应内容: ;这则材料中心事件;阅读下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对夫妇参加完亲友为他们举行的结婚五十周年庆祝会,愉快而又疲惫地回到家中,准备吃点东西。老先生拿出一条新鲜的面包,切下尾端递给老伴。老太太一时大怒:“五十年来,你一点也不关心我的喜好,总是将我讨厌的面包尾端切给我,我为此容忍了五十年。我真是受够了!”
听了太太的话,老先生十分惊讶。他不无委屈地向老伴解释:“亲爱的太太,我最喜爱的就是面包尾端烤得又焦又黄的这一片,所以,这五十年来我总是把它切给你,自己从不舍得吃呀。”;一个多侧面、多角度的材料,所提取的“果”可以有多个。上述材料的“果”有:1、丈夫被骂;2、丈夫很委屈;3、丈夫将最喜爱的让给妻子;4、妻子容忍了五十年;5、妻子大怒……
可以选好其中的一果,然后追溯至合理的原因。我们一般较容易从材料中找到表面的原因,为了说理得深刻、透彻,还可以表面原因为基点联想到社会现实,找到深层的、哲理性的源头。
例如:1、结果:丈夫被骂
2、原因:丈夫总是将最爱吃的面包尾端切给妻子,却不知妻子讨厌面包尾端,矛盾在结婚五十周年时终激发。
3、立意:自己的最爱,未必是别人之爱。; 深层原因:各自的喜好没有向对方表示。夫妻之间缺少沟通(透过现象看本质)
立意:生活应该从沟通开始。
同时,我们须注意到,从某一结果追溯原因,往往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根源节点。如“丈夫被骂。”这结果也可推出“善意也可能会被误解”。
为了避免在分析推理过程中偏离写作范围,写出立意后,还应将所立的观点回照材料,看看是否滑出材料范围。
如上述材料,立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之所欲,勿强施于人”,看似贴切,实有不妥。“施于人”切合材料中的信息,但“己所不欲”与材料矛盾;材料中有“己之所欲”的信息,但无“强施”信息。之所以出现这些立意的偏差,是因为不注意全面理解材料,只是抓住某点信息,然后引申到自己熟悉的话题,而却已无意中跑出了“材料”的写作范围。;二、审题之后的立意表述
由结果推出原因后,如何立稳立准原因这一基点,作出贴切的论点表述,这是必须要过的写作瓶颈。快速写出中心论点是必备能力。
例题3: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1、从木匠侧面来审题。结果: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弃用了)。原因:奇形怪状的树根不合木匠用材的标准。
“弃用”这结果应该是不好的,其原因(选材标准)也应该是负面的,应该否定的,因此可从否定的方向来表述观点;
立意:不宜用僵硬标准来选拔人才。
当然,也可转换成肯定式表述,转换的条件是先将表原因的语意作反向表述:
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一样的人才。;2、从根雕艺术家侧面审题。结果:喜出望外,把它们雕琢成精美的根雕艺术品。原因:善于发现树根的独特之用。
“独特之用”这结果是好的,其原因(善于发现)也应该是积极的,应该肯定的,因此可从肯定的方向来表述观点:有发现美的眼光,才不会轻易埋没人才。
同样,也可转换成否定式的表述。转换的条件同样是先将表原因的语意反向表述:缺少发现的眼光,就可能埋没特殊人才。
小结:导致不好结果的原因或做法,应该否定或消除,所以,表述观点时一般用否定式;产生好结果的原因或做法,应该肯定或坚持,所以,表述观点时一般用肯定式。;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延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你怎么认为?;由果溯因法 ;操练起来; 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