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15.1
考
生
须
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6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 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3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5分)
“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人、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看古人书法中的 “茶”字,宛如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女,不由想象她明眸善睐的模样。而念着 “茶”字,就已经有感情在心中酝酿。泡茶更是 甲 (美妙/神奇)的过程,水如瀑倾泻,茶随性曼舞。唯有此时,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而是痛快淋漓、 乙 (随波逐流/情不自禁)的舞。在水汽蒸腾之中,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在与茶的水乳交溶中改变了自身。捧一盏茶,静静 丙 (品位/品味),那清幽的茶香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模样(mó) 弥漫
B. 酝酿(niàng) 弥漫
C. 模样 (mú) 水乳交溶
D. 酝酿 (rǎng) 水乳交溶
(2)对“幽”字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幽”字的笔顺是:
B. “幽”字的笔顺是:
C. “幽”字的笔顺是:
D. “幽”字的笔顺是: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美妙 随波逐流 品味
B. 神奇 随波逐流 品位
C. 神奇 情不自禁 品位
D. 美妙 情不自禁 品味
2.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2分)
①杜甫 ②苏轼 ③王安石 ④吴敬梓 ⑤白居易 ⑥刘禹锡
A. ①⑤⑥ B. 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1962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一书,重点介绍了罗广斌与杨益言合著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B.有着优美原始生态的黔东南山区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是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绿水青山?似乎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C. 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使用的“鸳鸯阵”是一种以小股步兵为主的战术,采用这种战术可以更好地在我国南方抗击海寇。
D.海上丝绸之路有三大航线:一是东洋航线,由中国至朝鲜、韩国及日本;二是南洋航线,由中国至东南亚诸国;三是西洋航线,由中国至南亚、西亚、东非甚至美洲诸国。
4.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北京的胡同已有800多年左右的历史。它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要道,更是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舞台。每条胡同都有来头,其中的趣闻掌故,既反映了时代的风貌,②又书写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A.修改: ①北京的胡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②又书写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B.修改: ①已有800多年左右历史的北京胡同 ②又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C.修改: ①已有800多年左右历史的北京胡同 ②又书写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D.修改: ①北京的胡同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②又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5.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十年牵线,巧匠做好媒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于2003年12月开工,能工巧匠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做媒”,终于牵好了这条南水北调的“红线”。这条输水干线跨越千里,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开挖渠道,在郑州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最后到达北京、天津,汩汩清流缓解了北方多个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A. 丹江引水,京津清泉来
B. 输水北上,千里通渠长
C. 千里开渠,南水泽北地
D. 一渠清水,润泽千万家
(二)填空(共13分)
6.默写(8分)
(1)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
(2)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3)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
(4)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分)
(5) “登高”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望岳》中的杜甫,由泰山的雄奇美丽引发 ①“ , ”的雄心壮志;《登飞来峰》中的王安石则由登高后的所见所闻,领悟到②“ , ” 的人生哲理。看来,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拨动诗人敏感的心弦。(4分)
7.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5分)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 ①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