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2
乌沙河沿河景观带等四项建设工程
一期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地质情况…………………………………………………………2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3
四、设计要求………………………………………………………………3
五、桩基施工要求…………………………………………………………4
六、钢筋笼笼制作及安装…………………………………………………5
七、混凝土浇筑……………………………………………………………5
八、场地布置与准备工作…………………………………………………5
九、原材料…………………………………………………………………6
十、泥浆配制及循环系统…………………………………………………6
十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7十二、施工组织机构 ……………………………………………………7
十三、施工进度计划 ……………………………………………………9
十四、施工方法及工序 …………………………………………………10
十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5
十六、材料、设备进场供应计划…………………………………………18
一、工程概况1、该工程基础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均为木栈、型台及通道台及通道(均为人行走廊通道),(如施工总平面图所示),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桩径为350mm,设计桩长约9m.Φ350桩数为428根,(其中包括20根静载试桩)。桩身采用C30混凝土。本工程试桩极限承载力为两倍设计280KN/根承载力。二、 工程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新建县乌沙河两岸(工业三路至迎宾桥),现场地地貌标高均在18.50~26.20M已回填土堤的斜坡处。均为空地。根据地勘江西中环岩土勘察院地勘资料显示
(2)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
1.杂填土(1):全场地分布。褐黄色,由粘情土及碎石等杂质组成,松散状态。层厚0.6~10.5M.
2.淤泥(2)场地内仅ZK28孔、ZK121孔见及。灰黑色,含有机腐植质,具腐臭味,为淤积物,流塑状态。层面埋深1.0~1.5M,层厚0.0~1.50M。
3.粉质粘土(3):场地内仅ZK1~ZK68、ZK71~ZK87、ZK96~ZK125、孔见及。黄、浅黄色,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西段呈硬塑状,其余地段可塑状态。层面埋深0.6~6.9M,层面标高17.302~19.837M,层厚0.0~8.30M
4.淤泥质粉质粘土(4):场地内分布于ZK42、 ZK43、 ZK51、 ZK71、 ZK72、 ZK88~ ZK95、 ZK121~ZK137孔地段。灰褐色,摇振有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较弱,韧性较弱,软塑状态。层面埋深1.5M~10.5M,层厚0.0~7.9M。
5.细砂(5):场地内少部分钻孔见及。灰褐色,颗粒组成为0.25~0.5MM占13.3~20.5%、0.075~0.25MM占71.0~76.3%、0.075MM占8.5%~10.4%.饱和,稍密状态。层面埋深3.7~11.8M,层厚0.0~4.4M。
6.砾砂(6):场地内大部分钻孔见及,黄、褐黄色,颗粒组成为2~20MM占25.9~45.2%、0.5~2MM占28.6~46.2%、0.25~0.5MMhk 15.4~18.5%、0.075~0.25MM占6.0~15.1%,0.075MM占0.5~3.0%.饱和,中密状态。层面埋深4.5~15.36M,层厚0.0~5.8M.
7.碎石(7):场地内部分钻孔见及。黄、黄白色,颗粒组成为20MM占50.7~56.1%、2~20MM占21.8~25.6%、0.075MM占0.5~1.1%.
8.全风化砂砾岩(8)场地内分布于ZK87~ZK148孔地段。紫红色,岩芯呈砂状、泥状,原岩结构可辩,属极软岩,无洞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层面埋深6.3~16.8M,层厚未揭穿,揭露厚度1.1~7.6M。
9.全风化千枚岩(9):场地分布于ZK1~ZK86孔地段。黄色,岩芯呈碎片状,手捏即碎,遇水易软化,属极软岩,无洞穴,岩体基本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