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计算题综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计算题综述

地理计算;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 1.从思维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教材中相关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公式)要求考生进行计算。 2.从形式上看,有图形计算、表格型计算、图表结合型计算、文字材料型计算等。 3.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与地图有关的计算、与地球及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与人文地理知识有关的计算等。;; 与地图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表: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2013·四川文综,7~8)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 ;  (2013·南昌市模拟)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角度2  读下图,回答问题。;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如下: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右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 球分界线上,P点为极点,图中阴影 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读图完成 (1)~(2)题。 (1)图中表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线为________。 (2)P点为________极点,此时日期较早的一天所占的比例约为全球的________。;;角度4  11月22日,某地理研 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 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 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 中部(如右图所示),在甲楼 顶层使用GPS测得纬度为31.8 366°、经度为117.2 179°、高程为96 m。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角度5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3)题。 (1)该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月 ________日,太阳直射点的地 理坐标是______。 (2)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有关时间计算题解步骤     解题思维流程;思维建模 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解题步骤: 第1步:确定两地的经度(时区),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 第2步:将两地的经度差(时区差)转化为时间差:每差1°相差4分钟,每差1个时区相差1小时。 第3步:计算出所求的时间:结合已知时间,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所求的时间。 ;与人文地理相关的计算,高考常考内容归纳: ;工业区位的计算;6.(2013·上海浦东区模拟)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  )。 ; A.728人/平方千米 B.650人/平方千米 C.510人/平方千米 D.240人/平方千米 解析 经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1千米,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cos α(α为纬度数)。利用“拼凑法”得出该岛的面积大致等于图中方框面积的两倍,用人口数除以岛屿的面积即为该岛的人口密度。 答案 D ;工农业区位选择往往要考虑运费高低等,要遵循利润最优的区位原则,涉及到一些地理计算,这种计算往往是粗略计算或者估算,通过估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即选择最优区位)。 ;7.(原创题)下图中从A城市驾车到C城市,只有两种选择:过甲处的跨海大桥或绕道B城市。据测算,有关费用、距离如下表所示。通过计算可知,由A城市到C城市不绕道的费用和绕道的费用分别是 (  )。 ;汽油价值; 解析 根据图和表中数据可知,由A城市到C城市过桥的费用为:汽油50元、汽车折旧100元,时间价值20元,共计170元。绕道B城市的路程是过桥路程的2倍,费用应为340元。 答案 A ;8.(2013·威海模拟)均质平原上 某一制造业的产品中,R1产 地的原料占40%, R2产地的原 料占60%,全部产品提供 市场 消费。若不论原料还是产品, 单位重量的运费都相同且仅与 所运货 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结合上图回答(1)~(2)题。 (1)如果R1、R2两产地原料的原料指数之和为1,那么工厂最好设于 (  )。 A.R1产地 B.R2产地 C.N地 D.M地 ; (2)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  )。 A.钢铁工业 B.电子装配工业 C.制糖工业 D.啤酒工业 解析 第(1)题,由于R1、R2两产地原料的原料指数之和为1,即两种原料重量之和与产品重量之比为1∶1,从重量比上看将工厂布局在图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