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docVIP

浅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doc

  浅析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养老;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土地养老   论文摘要: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迁、人口流动及养老观念变迁等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提出了运用个人养老保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继续宣传家庭养老等解决对策;此外,还对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中应担负的职责提出了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养老保障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老年人的生存状态如何,直接关乎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有资料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54亿左右,其中70%以上在农村。因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不正视并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问题,农村的稳定将无从谈起;不关心和发展好农村老年人事业,农村的协调发展将无从谈起;不帮助和实现好农村老年人的晚年安康,农村的小康也将无从谈起。   一、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1.家庭结构转型,人口外流严重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的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模上,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的家庭结构初步形成“421”倒金字塔型,家庭子女数减少使家庭抚养比变大;结构上,家庭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子女大多与父母分开生活,赡养老人的时间和精力减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长期的聚少离多,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安慰失去依托。此外,很多人外出从商和求学,父母子女异地居住,地域上对家庭造成分解,使家庭养老更加艰难。 2.人口老龄化 目前,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向城市迁徙,城市年龄结构年轻化,农村年龄结构老龄化,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人们预期寿命的提高,农村的老龄化状况日益严峻。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2%;65岁以上人口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0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其中60%是农村人口。研究表明,2001年——2020年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口5%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可见,农村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这将引起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3.经济收入较少,养老力不从心 经济是生存的基础,没有经济作为保障,生存就是空话。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青年经营土地和外出打工,比较收益都比较低。仅有的收入在用来改善当前生活和支付大量的子女教育费用后所剩无几,难以负担老人的养老问题。暂不提精神需求,维持老年人基本生存的物质需求包含两方面:一是维持生活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患疾病时的医疗需求。但就目前而言,许多老人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对医疗需求的满足就更无从谈起。 (二)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名不符实 《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国家财力有限且未对其相关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农村的资金筹集只能依赖集体和个人。集体补助主要依靠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制度未对乡镇企业补助多少作出明确规定,对不补助的集体也没有任何惩罚措施,所以在集体补助方面存在很大的弹性。况且,集体经济在很多地区有名无实。因此,“以个人缴纳为主”基本上变为“完全由个人缴纳”,不少地方政府甚至把“个人交纳为主”改为“由个人全部交纳”。这样,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就演变成“个人储蓄”模式,农保的社会性这一基本特征遭到质疑。 2.基金的运营和管理问题比较棘手 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渠道单一;基金由县级管理,基金分散、运营层次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且收益有限,很难解决农民养老保险间题。国际上养老保险基金遵循征缴、管理和使用三分离原则,三权分离、互相制衡。而在中国则由当地民政部门独立管理,集管理、经办、监督三权于一体,不仅缺乏专门的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机构设置也相当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管理上容易出现漏洞。由于县级财政普遍吃紧,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拆借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比如用养老金发工资或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农民的养老钱便失去了保障。 3.制度的软化与不稳定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方案》在性质上只能算一个部门文件或法规,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多大的法律效力。由于制度的非强制性,导致制度的覆盖面极小。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