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PAGE
PAGE 4
《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的生平及其本文的有关背景。
2、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3、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及论证方法。
4、识记相关的文言知识及重要的字词句子。
课前检测:
(一)复习检测
1.加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六王毕(完了) 蜀山兀 (山秃) 日益骄固(顽固)
B.戍卒叫(呐喊) 函谷举(攻破) 横槛(栏杆)
C.纷奢(奢侈) 锱铢(极言细微) 呕哑(乐声嘈杂)
D.四海一(统一) 族秦者(秦氏家族) 几千万落(座、所)
2.下列各项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名句默写(略)
(1)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
(二)预习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2.《六国论》选自________的《嘉祐集·权书》,他的儿子________、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两个分论点是:一________ ;二________ 。
4.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_______ 。
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教二子读书。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选自《权书》(共政论与史论十篇,此为其八)。
2.本文创作背景
战国时,秦于商鞅变法后日强,而六国由于因循守旧,政治混乱而相对衰落,在秦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梁、唐、晋、汉、周)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都归中央,将帅无自主之权,这样虽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衰颓。辽(契丹(古族名,古国名)东胡人所建国家,今辽河上游一带)、西夏(党项羌(羌,古族)所建之“大夏”,今宁、陕、甘西北部)侵扰,宋军败多胜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软弱,“澶(chán)渊之盟”(澶渊,古地名,今河南濮阳县西北)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辽向宋索地(索晋阳(今太原)、瓦桥(河北雄县)以南十县地),无奈宋又加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西夏王李元昊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苏洵此文正是借论六国赂秦招致灭亡这一点(古人论史事不一定很全面,主要在于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六国灭亡在于赂秦,此不免片面),批评宋朝贿赂辽、西夏以求苟安的不当,主张任用谋臣奇才而奋起抵御外侮。此文文笔纵横恣肆、简劲切洽,是议论文之典范。
四、问题与题例
问题一:你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创作背景吗?
问题二: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1. 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
2. 课文又设立了哪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3. 作者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诵读第二段,思考: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5:诵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6:诵读第四、五两段,思考:哪一句话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名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问题三: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结合背景思考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
五、目标检测:
1、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C )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③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涉农专业班级建设方案(班主任能力比赛).pdf VIP
- 人教(2019)A版最新教材高中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pdf VIP
- colorgate v8快速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2024年信息科技中考考试题库及答案3.pdf VIP
- 《土木工程施工48课时》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Unit 3 My week第2课时 Story time(教学课件)英语译林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01企税 答案 V3.8企业所得税年度(A类)网上申报教学版案例01-20211008.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