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小组讨论选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小组讨论选编

课程小组讨论;目录;;Part 1 金融的定义?;转移的条件: 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其次是分离带有成本,反应为利息或者股息(金融的核心);;分析: 从表面上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0.25个百分点,属于对称式降息,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又想达到非对称的效果。这其中透露出来的一个现实窘况是: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在快速萎缩。由于中国的存款长期处于负利率状态(由于通胀的真实情况被压缩,负利率情况实际上更为严重),促使存款人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因而,民间高利贷才能有如此坚实的基础。这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导致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实际上应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基准利率,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同时,缩减银行的存??款利差。中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自1999年以来,政府实施了扩大存贷款利差的政策,存贷款一年期基准利率超过3个百分点(1996年5月—8月存贷利差曾高达到3.96%)。这使得银行成为不劳而获的寄生虫。2010年,中国五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高达1.08万亿元,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平均为78.50%,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3%!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继续超越1万亿元,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辛苦劳动的利润率,却远远弱于银行。当收益主要源于存贷款利差的银行坐享其成,成为这个社会鼓励投机钻营、不劳而获,而打击劳动创造财富的畸形价值观的一个缩影。;;2.1;Part 1 经济趋向?;Part 2 经济效应?;Part 2 经济效应?;;1;2;THANKS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