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知识点点整理
报任安书复习课;一、找出并解释通假字
1、其次诎体受辱。
2、其次剔毛发。
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4、见狱吏则头枪地。
5、及以至是。
6、及罪至罔加。
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9、思垂空文以自见。
10、放失旧闻。
11、则仆偿前世之责。
;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1、太上不辱先
2、何足贵乎
3、且勇者不必死节
4、若望仆不相师
5、衣赫衣,关三木。
6、孙子膑脚
7、请略陈固陋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9、流俗之所轻也
10、思垂空文以自见
;1、太上不辱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2、何足贵乎(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3、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4、若望仆不相师(效法 名作动)
5、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6、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
7、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固执鄙陋的想法)
8、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形作名,富贵的人)
9、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
10、思垂空文以自见(使动,使……流传);一词多义
厥
1、思厥先祖父
2、大放厥词
3、厥有《国语》
望
1、若望仆不相师
2、吾尝跂而望矣
3、日夜望将军至
4、以绝秦望
5、君还何所望
6、先达德隆望尊
7、适冬之望日前后;厥
1、思厥先祖父 “其”,他的
2、大放厥词 “其”,他的
3、厥有《国语》 才
望
1、若望仆不相师 怨望,埋怨
2、吾尝跂而望矣 远望,看
3、日夜望将军至 盼望,期望
4、以绝秦望 希望,打算
5、君还何所望 指望
6、先达德隆望尊 声望,名望
7、适冬之望日前后 阴历每月的十五日 ;虚词;四、一词多义;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家祭无忘告乃翁
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之
1、况仆之不得已乎
2、无兄弟之亲
3、而用流俗人之言
4、藏之名山,传之后人
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 、竟)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副词)
3、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代词)
4、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才)
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于是)
之
1、况仆之不得已乎 (取独)
2、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标志)
3、而用流俗人之言(助词,的)
4、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它)
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助词,不译) ;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且焉置土石?
4、犹且从师而问焉
5、未知生,焉知死
6、割鸡焉用牛刀
7、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8、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10、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兼词,相当“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作兼词,相当“于之”、“于此”、“于彼”。从这里。
3、且焉置土石?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4、犹且从师而问焉 用作代词,相当于“之”
5、未知生,焉知死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6、割鸡焉用牛刀 疑问代词,哪里、???么。
7、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8、或师焉,或不焉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10、盘盘焉,囷囷焉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怎么。
1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语气词;五、特殊句式;六、翻译句子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六、翻译句子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