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陕西林业科技 2006,(3):72^-74
Shaanx?Fores?Scienc?an?T echnology
森林文化与人类文明
黄 巍‘,贺沁风’,赵玉林2,石长春2
(1.陕西省榆林林业学校,陕西偷林 719000;2.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 719000)
摘 要:森林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
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的“木文化”创造一r
科学世界,森林文化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是森林
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森林文化;竹文化;花文化 ;茶文化;人类文明
中图分类号:G 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06)03-0072-03
F o res?C u ltu r?an ?H um a?C ivilization
?H U A N ?W ei,H ?Q M -feng,ZH A O Y u-linz,SH I Chang-chun`
(1?Y uli?forestr?school,Y ulin,Shaanxi ?7 19000 ; 2. S h aanx ?S and
C ontro?Institute ,Y ulin ?S haanx ? 719000 ,C hina )
A bstract: Fores?culture,a?ol?topi?ful?o?dynam ics?ha?experience??lon?tim ?o?histor?w it?th?de-
velopm en?o?th?societ?an?ha?form e?it?ow ?syste?o?abundan?content?an?uniqu?style?w hic?in-
fluence?an?prom ote?th?developm en?o?econom ?an?th?progres?o?socia?civilization?T h?w oo?cul-
ture?create?th?scientifi?w orld?Fores?cultur?i?als?a?im portan?sourc?o?th?literatur?an?art?Bam -
bo?culture,te?culture,flow e?culture,garde?culture,fores?aesthetic?ar?th?im portan?content?and
form ?o?fores?culture.
K e?w ords: Fores?culture;bam bo?culture; flow e?culture; te?culture; hum a?civilization
??我 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
1 森林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生态需求已经成
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江泽民同志指出,“破 ??森 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森林文化的形成与
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 发展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会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又影响和推动经济
森林文化作为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 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森林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的重要载体,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 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人与森林、人与自然
容。大力弘扬和发展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
主义森林文化,对于不断丰富和满足21世人们向 系,以及由此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
往自然、回归自然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环境 和。“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森林文化的最高境
与经济社 会可 持续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