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2单元自读文苏明允哀辞
自读文本 苏明允哀辞;;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①。
解把飞花蒙日月②,
不知天地有清霜③。;【注】 ①倚:依靠。狂:猖狂。这句形容柳树在春风吹拂下摇摆舞动,十分得意。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飞絮。这句是说,柳树只懂得用漫天飞絮遮蔽天日。③清霜:清霜降临之时。那时柳叶同草木一样要凋零的。连同上句的意思是:不要看柳絮遮天蔽日,它大概还不知道早晚有秋霜降临的一天。;【赏析】 古人咏柳的诗词甚多,这首诗别具一格。作者一反通常的见解,把柳树写成了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枝条摇摆,飞絮飘舞,真有些得意忘形了。但要注意这是“倚得东风”的结果,是借他人之力为靠山,因而这种得意只能是暂时的。诗人借柳言志抒情,贬斥了趋炎附势、攀龙附凤的那些人,指出他们的猖狂只是一时的,早晚有倒霉的时候。这首诗立意新,不人云亦云。作者的观察十分精细,抓住了“物”的特征,巧妙地表现了自己的寓意。
【思考】 此诗别具一格在什么地方?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有”通“又”;当初;考中,中举;效仿;祭文;意动用法;专指长江,黄河;灿烂光华;六、特殊句式
①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 ________
②特用为秘书省校书郎 ________
③铭将纳之于圹中 ________
④而辞将刻之于冢上也 ________ ;七、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曾巩,字______,南丰人,世称
___________ 。北宋散文家。著有
《元丰类稿》。
2.资料链接
宋英宗治平三年,苏洵归葬四川。苏轼、苏辙请求曾巩为苏洵作哀辞。遂有此文。;课堂互动探究;2.文章第二段为什么写到苏洵的两个儿子的成名经历?
【提示】 写其儿子苏轼、苏辙的成名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突出一门父子俱名重天下,社会影响深远。也表达出作者对苏氏家族的敬佩景仰。;3.从前四段看出在曾巩眼中,苏洵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从第一段“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乃始复为文”看出苏洵发奋读书,刻苦治学;文学功底深厚。
从第二段对官职推辞的叙述中可见苏洵不慕高官厚禄,淡泊名利的思想。
从第四段叙述中可见苏洵为人聪明辨智,温文儒雅有独到见解,不随波逐流。;4.最后一段“辞”文字有什么特点?
【名师点拨】 整段文字押韵,琅琅上口;多用整句排比,情感宣泄;富有文采,充溢赞美、缅怀之情。;美文佳作欣赏;“曾巩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纡徐而不缓,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宋史·曾巩传》)。关于曾巩的散文,前人因为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或称古雅平实、或称自然淳朴、或称从容柔婉、或称严谨醇正。所谓“文如其人”。方孝孺在《张彦辉文集序》中说:“子固俨尔儒者,故其文粹白纯正,出入礼乐法度中。”其文意在于达到“明圣人之心”,因此思想深沉,感情凝练,很少用炽热奔放的言辞表达感情思想,而是以朴实典重的言语来蕴含自己内在的深意。而我认为曾巩之散文处处都透露出平正雅洁、柔婉幽深之美。;巩之文章不同于欧阳修的流畅婉转、兴致勃发、文思如涌,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感情激荡,更不同于苏东坡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而是藏锋不露,敛气蓄势于纡徐婉曲之中。行文从容不迫,节奏舒缓,平平说去,层层推进。感情敦厚,蕴气于内,给人以层次跌转,婉转缜密之美感。如名篇《墨池记》从传说的王羲之墨池说起,赞叹羲之的书法,谓“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由钻研书法,“学固岂可以少哉”,文章提出“欲深造道德”亦需刻苦磨砺的道理;又由“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引申出“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的感叹。全篇由物引人,由人喻理,又据理诲人,逐层深入,说理透辟。而且,小中见大,言近旨远,藏锋不露,却发人深思。长者对后生教诲的敦厚之情和儒雅风度也蕴于其内,不言而喻。又如《寄欧阳舍人书》也是一篇结构纡徐婉曲的文章。文章虽然开头直入其事,得欧阳公为祖父所作墓碑铭。按理,应该直接表示感谢之情。可是,作者却从“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引发出一大段议论来,大谈铭志与史传的异同。又指出“世之;衰”,“铭始不实”。这段议论看起来似乎与感谢之主题无关,其实是为了引出“世之衰”,“铭始不实”的原因是“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这样突出了欧阳修所写的墓碑铭的重要价值,实是敛气蓄势,为下文颂扬欧阳修作铭之功德作铺垫。得出“非蓄道德而能文章者”为文难以“公与是”的观点,暗中把笔锋移向了欧阳修。为了避免平板,文章在泼墨赞扬欧阳公前激起文势“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然后笔毫一挥,落到实;处。点明主旨,尽情赞颂欧阳公的道德文章及所作道德墓碑铭的功德。全文由虚到实,内容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转折自然,变化曲折又毫无碍滞,将一片感激之情写得既真挚而又自然,文中没有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