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物膜法.ppt.ppt

  1. 1、本文档共1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生物膜法.ppt

第五章 生物膜法;内 容; 自然条件下 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和氧化塘; 土壤净化-污水灌溉 好氧生物法 人工条件下 悬浮生物法-活性污泥法及其变种、 氧化塘、氧化沟 固着生物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接触氧化、好氧生物流化床 自然条件下 高温堆肥、厌氧塘 厌氧生物法 人工条件下 悬浮生物法-厌氧消化、高温堆肥、 化粪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固着生物法-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第一节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 ;1.2主要的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分为以下三类: 1)润壁型生物膜法 废水和空气沿固定的或转动的接触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流过,如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 2)浸没型生物膜法 接触滤料固定在曝气池内,完全浸没在水中,采用鼓风曝气,如生物接触氧化; 3)流动床型生物膜法 使附着有生物膜的活性炭、砂等小粒径接触介质悬浮流动于曝气池中,如生物流化床。;2、生物膜的结构 ; ;2.2、生物膜的结构 ;2.2.2 生物膜的性质: ① 高度亲水,存在着附着水层; ② 微生物高度密集:各种细菌以及微型动物,这些微生物起着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形成了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2.3、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 ;2.3、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 ;2.3、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 ;2.4 生物膜法的运行原则;3、生物膜处理工艺的特点 ;3.1、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表1 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出现的微生物在类型、种属和数量的比较 ;3.1、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3.1、微生物方面的特征 ;3.2、在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第二节 生物滤池工艺;1、生物滤池的基本原理工艺;1.2、基本结构;1.3、工艺流程;1.4、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 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从上而下从长有丰富生物膜的滤料的空隙间流过,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使得废水得以净化;主要的净化功能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 ; 生物滤池一般主要由滤床(池体与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 ; 2.1、池体 在20世纪30、40年代,方形或矩形;旋转布水器,圆形池体,主要是便于运行;高负荷生物滤池通常是圆形; 池壁可有孔洞或不带孔洞的两种:有孔洞的池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在冬季易受低气温的影响; 一般要求池壁高于滤料0.5m;在寒冷地区,有时需要考虑防冻、采暖、或防蝇等措施。 ; 2.2、滤料? 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是生物膜赖以生长的载体,其主要特性有:① 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② 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③ 有足够大的孔隙率,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到池底,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④ 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与粘附,且应该既不被微生物分解,又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⑤ 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 (1) 普通生物滤池的滤料: ① 一般为实心拳状滤料,如碎石、卵石、炉渣等;② 工作层的滤料的粒径为25?40mm,承托层滤料的粒径为70?100mm;③ 同一层滤料要尽量均匀,以提高孔隙率;④ 滤料的粒径愈小,比表面积 就愈大,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但粒径过小,孔隙率降低,则滤料层易被生物膜堵塞;⑤ 一般当滤料的孔隙率在45%左右时,滤料的比表面积约为65?100m2/m3。 ; (2)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滤料: ① 滤料粒径较大,一般为40?100mm,其中工作层滤料的粒径为40?70mm,承托层则为70?100mm,孔隙率较高,可以防止堵塞和提高通风能力;② 滤料常采用卵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