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姓爸爸”的人最柔软.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爸爸”的人最柔软.doc

PAGE  PAGE 7 “姓爸爸”的人最柔软   我一直想要个女儿,护士抱他走出产房,我只是看了一眼,他便被送进婴儿护理室。确认妻子安然无恙之后,我才去认真看了他――果真是另一个我,尤其是脸型,但眼睛、嘴巴比我好看。趴在婴儿床前,我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于今看来并不“奇怪”的想法:另一个我真的来到了我存在的这个世界,如此真实,又如此陌生。   儿子在慢慢成长,出第二颗牙时就开始叫我爸爸了。我总是在想:是谁让他来到我的面前?我该怎样对他?他将来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什么样的品质?   夜晚的窗外,两棵老了的杨树不停地拍打着手掌。有月亮的晚上,可以看到很多闪光的沙子。儿子在我们身边呼呼而睡,身上每一个地方都是圆的,棉花一样的皮肤散发着浓郁的奶香。我从额头亲到脚,喜欢把他的一只手或者脚整个含在嘴里轻轻咬。喜欢在月光下看他的样子,努力想象他未来成长的每一个可能的细节。   儿子四岁时,我们带着他回到了我出生并长大,且有过无数幻想、幸福、疼痛和悲伤的南太行。这也是我工作后在老家待得最长的一次,农活之外,带着母亲及亲戚们到附近的地方去玩,那里有儿子喜欢的蝉衣、甲虫、飞鸟和蜗牛。他常常要爷爷给他摘未成熟的苹果,让奶奶背着到山下的小卖部买吃的:与弟弟的小女儿争着让奶奶背和抱,儿子常常以“我小”、“我是奶奶的孙子”、“我回家少”为借口,将姐姐说得哑口无言,只能一步一颠地步行。   乡村的夏夜从地面升起,有时候是穿过烟岚进入到每一个角落,太阳被山峰收买,归圈的鸡们一声不吭,白肚皮的喜鹊和俗名“弹弓”的黑鸟(大致是鹰隼的近亲,嘴尖爪利)聚集树巅,把村庄吵闹得一无是处。活泼忘我的儿子沉静起来,站在薄暮的院子里,一遍一遍冲幽深的河谷、对面山坡和马路、层叠的田地不妥协地喊着“爸爸”、“妈妈”……稚嫩的声音好像一把刀子,听得让人心颤,继而心疼。有好几次,我在对面的马路上听到,眼泪哗的一下涌了出来――恨不得一步蹦到儿子面前。   母亲说:每次都那样,只要你们回来晚了,或者不在家,锐锐就站在那里喊爸爸妈妈。怎么叫,怎么拉都不回屋――他一定与我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默契,有着与我割舍不断的情感维系。他就是前生的我,或者我就是前生的他,我们就这样轮回着、交替着,像两个永不分割的生命,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成长,不仅仅是肉身,还有意志、精神、素质和灵魂。我的训斥和教育是徒劳的,儿子从来没把我作为具有威慑力的“爸爸”看待,在他心目中,我只是一个时常使劲抱着他拍他后背的男人,时常在床上与他打闹的人,时常咬他手掌、与他争抢玩具、在他妈妈面前“告状”的“爸爸”。他很调皮又很安静(前者是爬高上树,独自下水,玩双杠,独自跑很远的路回来找妈妈;坐在汽车上就想开着跑。后者则是有时候一天不出门去玩,不愿叫任何同学和朋友,一个人拆装玩具,看动画片,一句话不说)。我想前者是儿子继承了我幼年的脾性,后者则抄袭了我现在的精神和肉身状态。   到幼儿园,那么多孩子,他是最老实的一个。时常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不与其他同学打闹,这大致与他最初的方式有关:不愿与人分享,生气时常说:不给你玩了,导致了其他孩子对他的疏远和排斥心理。我当然不能对他讲“人的社会属性”、“与人和为贵”等空洞的道理。妻子一次次邀请熟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玩,让他们一起做游戏、背儿歌和看动漫,让他们争吵、抢夺,甚至打架。一个月后,儿子在幼儿园里重新活跃起来,还参与了六一晚会,跟着一群小孩子在舞台上表演舞蹈节目――《中国功夫》。   我揪心。直到现在,我仍旧是一个自卑的人,不愿意出入有很多人参与的各种场合。哪怕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和集市,我都觉得非常别扭,好像有无数的眼睛在轻蔑、无数的嘴巴在嘲讽。这种心理疾病大抵是十八岁前后在乡村的生活境遇造成的,也或许是自小贫苦、常受欺辱造成的。在儿子几次被同学合伙欺负后,我与妻子一致的是:鼓励儿子与人拳来脚往,但不要找事,动辄欺负别人。只要自己受到欺负,不要哭,一定要还击,而且越强悍、越凌厉越好。   “仁慈博爱”是一种境界,而“适者生存”何尝不是世界的事理呢?交给一个刚刚六岁的孩子以暴治暴、捍卫自身,我想,这可能是方式的问题,而不是思想的偏差。我也时常觉得,儿子性格和内心像我,过于柔弱了。有几次放学的路上,被高年级同学合伙欺负,鼻子出血,还有一次被同学抢了玩具,只是哭,不敢追要。对蚂蚁、甲虫及其它生命的怜悯和喜欢是本性,对同类的关怀和仁爱是品质,而对同类乃至外来的力量所给予的伤害和疼痛,我想这应当就是反抗和还击的理由吧?   促狭、阴暗的性格与心理,我不喜欢。所幸,儿子没有,从来不背后捉弄和戏弄其他人且格外看重友情。我去接他,他要步行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走;或者让我把他的同学也接上,送回家里。他还有一种锄强扶弱的道义精神,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