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出来的散文――读施晓宇《走陕北》.docVIP

“走”出来的散文――读施晓宇《走陕北》.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来的散文――读施晓宇《走陕北》.doc

PAGE  PAGE 4 “走”出来的散文――读施晓宇《走陕北》   我以为,有的散文是“读”出来的,比如文化散文;有的散文是“玩”出来的,比如闲适散文;有的散文是“做”出来的,比如哲理散文;有的散文是“装”出来的,比如小女人散文,等等。      当然,散文也是可以“走”出来的,比如施晓宇的这本散文新著《走陕北》,一步步,一篇篇,就“走”出来了。      我喜欢的,还是“走”出来的散文――走来走去,有活力;边走边想,有内容;走累了坐下来,神定气住,有气韵。这几点,无疑是好散文需具备的条件之一二三,我毫不夸张也毫不隐瞒地说,得出这几点想法,得益于我读到了施晓宇的这本《走陕北》。《走陕北》是一本不“玩”、不“做”、不“装”的亲切之书,收入散文36篇,它信息量大,叙述平易近人,如话家常,所见所闻充满活力,有尘土味儿,是一本可以看到作者性情、长读者见识的书。      2008年夏季和2009年夏季,施晓宇先后两次,专程走进陕北,漫游陕北,每次“潜伏”都不少于两个月。天下之大,施晓宇何独钟情陕北?一个生长于东南之滨、胃已习惯清淡饮食的文弱教授,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不顾咸酸无比的吃食、一次次穿行于山峁峁沟壑壑、紧挨内蒙毛乌素沙漠的陕北?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在文中有过交代,一是客观因素,“因为家属在西安的缘故,我对西北比较关注”。二是主观因素,他感慨,陕北“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当然真正让他停不下脚步、不断回眸的是这块土地的“神奇”――“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作为共和国摇篮、古都之地、将才之乡,陕北和着那《赶牲灵》《走西口》《兰花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等高昂炽烈、悠扬激越的歌声,让这位行走在高原的南方书生迎着风,试着大碗酒大块肉时,顿时有了汉子的豪迈与激情,他热血沸腾,他流连忘返,便可以理解了。      古话说,发乎心,出乎口,成乎文。施晓宇当教授之前是作家,他有作家的敏感和激情,南北差异的刺激让他感受丰富;当作家之后是教授,他有教授的学问和???性,对历史的熟稔让他看到更多,所以行走于陕北大地的施晓宇,敏感与学问在他的笔下达成一致,融会成一篇篇文字,于是陕北的风云魔术般地被折叠成一本书,当这本书被我们翻动的那一刻,陕北便来到了我们眼前。      我为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找到了几个关键词:革命、历史、名人、风物。有关“革命”内容的有:梦回延安、袁家沟、高公馆、李子洲像、东渡黄河、刘志丹等;有关“历史”内容的有:老子墓、汉瓦当、李自成故里、王维别墅、沈括和范仲淹等;有关“名人”内容的有:路遥故里、贾平凹老家、张天恩、柳青的足迹、陈忠实等;有关“风物”内容的有:陕北话、陕北小吃、陕北情歌、米脂的婆姨、绥德汉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文人的全部兴趣所在,应该说施晓宇写下了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群有“故事”的人。当我想到他的文之所记,是他的足之所到、心之所至时,我就有一种触动,为文当如此的,文章不仅是“读”出来的,“悟”出来的,更应是“走”出来的,所以我在他文章的标题中发现了好多动词:回、望、访、寻找、走进、寻访、返、沿着、围定等等。      一个南方人走陕北,走出了生活的发现,走出了历史的感慨,走出了人物的重现,也走出了自己的性情。在一篇名叫《说驴》的文章中,我发觉施晓宇可爱之极,这可爱来自他一个惊人而独特的发现――“(毛驴吃苦耐劳)可为什么毛驴的口碑这么差劲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感到问题出在毛驴的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上。毛驴的眼睛虽然也像马一样大而有神,水汪汪的似通人性。可惜毛驴的眼睛都是单眼皮,单眼皮的毛驴大眼睛看起来大而无当、空洞无物,让人觉得有点傻乎乎的”。“说到马,显然人们对马的好感大过毛驴很多很多。我认为关键在于马有一双好看的双眼皮大眼睛”。这世界真是奇妙了,人们对驴、马的态度取决于它们是否长了双眼皮。施晓宁的性情和文章的有意思,由此可见一斑。      我曾经说过,这种见真性情的平实朴素的文字在施晓宇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它成为施晓宇散文区别于其他人的标志。在《走陕北》中,这种标志依然明显,叙事写实远远胜过了抒情感叹,抒情感叹虽然也有,不过三两句话而已,他是想把它留给读者,这使他的散文具备了小说般的吸引力,可读而且我们愿意读,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呢?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