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爱与意志》的追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与意志》的追寻.doc

PAGE  PAGE 5 《爱与意志》的追寻   记得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买过一本叫《爱与意志》的书,当时年少浮躁,无法细细咀嚼其中的深意。虽走马观花地泛读此书,但还是一眼就喜欢上了罗洛?梅的深刻,他的这本书也是他所有著作中最让人百读不厌的。近来,好几个多年前的学生,在QQ上碰到还要我推荐书目,我依然选择这本哲学心理兼具文学色彩的书籍置于书单之首。那几个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青年,即使投身纷扰的社会多年后,也还孜孜不倦地渴求精神食粮。      身在异国他乡,想看中文书多少有些局限。有天突然想体会一下饕餮母语的快感,于是想起一些老书来。时代性的烦躁,笼罩了整个国家民族以及身处其中的各行各业,以至于中文世界的好书也寥寥无几。绞尽脑汁,最后还是决定重读《爱与意志》。罗洛?梅是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虽然他从事心理疾病研究工作,但是他对人的存在感的本质思考十分深刻,颇有见地。他认为人的精神疾病以及对生活的厌倦,不是因为压抑了什么性本能,而是因为焦虑感的产生。焦虑感是由于基本价值观、爱的能力以及关系感的丧失导致。许多人把性与爱混淆,把性爱当成麻醉剂必然使人的精神萎靡。不同于传统心理学原理,罗洛?梅认为焦虑具有普遍性,它是人自我意识被唤醒的产物。焦虑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自我意识也可以唤醒和调节焦虑。他推而广之,认为焦虑是人类的常态。虽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提出这一理论,高傲和严肃的答辩教授对此提法追问良久并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最终答辩委员会还是一致评议授予罗洛?梅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理论多年后在他一系列的著作中得到了贯穿并引起了广泛的响应。      罗洛?梅博士1909年生于俄亥俄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以及哈佛、布朗等大学。他的著作极具洞察力和原创性,颇受读者和书评家的赞誉。他的著作有《人的自我追寻》(Mens search of himself)、《 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xiety)、《创造性生活的源泉》(Spring of the Creative Livings)、《梦境与象征》(Dreams and Symbols)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本《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在书的原序中,罗洛?梅写道,爱与意志之所以能相提并论,是因为二者是人存在感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都是面临选择的行为。没有爱的意志只是一种操纵;缺乏意志的爱,如同我们当今的情形,必然只是一种无谓的伤感。他还说,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人在性爱的交合中采取面对面的姿态,这说明了爱已经具有了选择的机能而不是简单的生物本能。罗洛?梅在书中大量地引用欧洲神话,结合自己一生中成千上万的临床心理案例,援用大量文学的章句,来分析空虚冷漠的现代人的焦虑症结。      罗洛?梅撰写这本著作的时候,正隐居在我今天所在的纽汉普夏州。他写道:      当我夏天在纽汉普夏的山中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清晨很早就起床,走到院子中庭,由此可以看到溪谷朝向东北山峰延伸而去,沐浴在初晨的迷雾中。小鸟发出清脆的叫声,回响在沉寂的世界里,它们正展开歌喉迎接新的一日。百灵鸟也展开热情的歌喉,金丝雀怀思似地发出吱吱的叫声,啄木鸟也轻敲着空洞的山毛榉……这时我重新感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感到了真正的回归。我深知人类乃是这种旅程的永恒的一部分,是悲秋与欢歌的一部分。但是人类,这追寻者,却能超越这种永恒的回归。人类的目标首先在于追求这种内在的实在,人生的内在价值,必然等着当今历史的播种才能丰硕成长。在这动荡的二十世纪,在这价值面临全面破产之际,我们尤其需要去追寻爱与意志的根源。      罗洛?梅成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美国全面性解放的年代。但是这本书一出版,却创下了难以想象的销量。书中被解剖的恰恰是被称为愉快野蛮人的美国前进派青年。可见美国青年其实是有意想不到的坚韧的思考性。现在许多青年人学美国人的皮毛,价值观淡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罗洛?梅的书恰好是勾勒了美国青年的双重性,写出了一本经久不衰的著作,让人思考,是一本读后会“给人以生活勇气”的好书。      关于爱,谁都有权利说几句,但是往往流于说教或者伤感。罗洛?梅的原著,却是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巨著。由于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让读者能于轻松愉快中得到启迪。不过若是以恋爱手册的诉求来读这本书,那就太看扁了这位存在主义哲学家。书中绝对没有爱的咏叹和甜言蜜语的描述。他对爱的理解早已超越了个体体验的层面而上升到了人类普泛的哲学高度和深度。      我喜欢原著的素朴生动的文风,也喜欢中文翻译的简洁和流畅。书中许多妙语,让人忍不住叫绝。如:      艺术和神经病都有一种预言性的功能。      艺术虽然展现了破碎的形象,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