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第4章香料、香精
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第一节 概述;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1)防腐剂 (2)抗氧化剂 (3)发色剂
(4)漂白剂 (5)酸味剂 (6)凝固剂
(7)疏松剂 (8)增稠剂 (9)消泡剂
(10)甜味剂 (11)着色剂 (12)乳化剂
(13)品质改良剂 (14)抗结剂 (15)增味剂
(16)酶制剂 (17)被膜剂 (18)发泡剂
(19)保鲜剂 (20)香料
(21)营养强化剂 (22)其他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与安全使用原则 ;每日摄入量最大允许摄入量—ADI值,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对小动物(大鼠、小鼠等)进行近乎一生的毒性实验,取得MNL值(动物最大无作用量),其1/100~1/500即为ADI值
半数致死量——LD50值(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毒性
程度;食品安全问题;第二节.防腐剂;苯甲酸的制备方法之一:;山梨酸化学名为2,4–己二烯酸。其结构式为: CH3CH=CHCH=CH-COOH
山梨酸及其钠盐、钾盐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能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效果显著。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以直接参与脂肪代谢,最后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几乎没有毒性,是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较安全的防腐剂。;(3)丙酸及其盐类;(4)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防腐剂;天然防腐剂简介;抗氧化剂是重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它可防止食品成分氧化变质和腐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贮存期。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防止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防止食品褪色、褐变、维生素被破坏。;抗氧化剂按其溶解性可分为
油溶性抗氧化剂
水溶性抗氧化剂
按其来源可分为
天然抗氧化剂
合成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3. 没食子酸丙酯(PG) ;BHA、BHT和PG三者单独使用时效果比较差,如混合使用或与增效剂柠檬酸、抗坏血酸同时使用则起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显著提高,所以实际使用中多为两种或三种混合使用。 ; 天然抗氧化剂;第四节 调味剂; 各国对味觉的分类并不一致。我国分为酸、甜、苦、咸、辣、涩、鲜七味;日本分为酸、甜、苦、咸、辣五味;欧美分为酸、甜、苦、咸、辣、金属味六味。
在生理学上,只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
辣味是口腔粘膜受到刺激引起的痛觉,而涩味则是舌粘膜收敛引起的感觉。;(1)甜味剂;一些甜味剂的相对甜度;主要品种有:
化学合成甜味剂:
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 )、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APM)、安赛蜜等。;天然甜味剂;木糖醇是将木材、玉米芯等材料中的木糖或聚木糖还原后制成的一种糖醇。木糖醇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5H12O5,具有清凉甜味,甜味度为砂糖的65%~100%,发热量为三千卡,比其他糖醇高,有抑制形成龋齿的菌类变形杆菌活动的功效。木糖醇除具有蔗糖、葡萄糖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的生化性能,它不需要通过胰岛素,就能透过细胞壁被人体吸收,并有降低血脂、抗酮体等功能。可用于制作饮料、糖果、罐头等食品。;甜菊糖;(2)酸味剂;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的化学名称为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或称为3-羟基-3-羧基-1,5-戊二酸),别名枸橼酸,结构式如下:;苹果酸;(3)鲜味剂;谷氨酸及其钠盐;核苷酸类;第五节 食用色素; 截至1998年底,我国批准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二氧化钛、诱惑红、酸性红等,共21种。这21种合成色素在最大使用限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安全的。; 合成色素有着色泽鲜艳、稳定性较好、宜于调色和复配、价格低的优点,因此,是我国食品、饮料的主要着色剂。
;柠檬黄为橙黄色粉末,各国都允许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医药及化妆品。其特点是耐热、耐酸、耐光及耐盐性均好,耐氧化性较差,遇碱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