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高中高3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pptVIP

高考复习高中高3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高中高3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

第一节 形 象;考点一 鉴赏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1. 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孹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设题: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情。;解析: 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自把孤樽孹蟹斟”“一江秋色无人管”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其中“自”“孤樽”等词是关键。 第二步,用精练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一个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并没有茕茕孑立的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2. 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例2】(2010·华中师大一附中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 49 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设题: “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形象的?;解析: 第一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形象。(关键词“贫困潦倒”“放达乐观”) 第二步,结合诗作对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风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诗的后四句则描写了“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对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生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的条件。 第三步,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突出狂夫乐观旷达、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形象。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作铺垫;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的贫困处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突出狂夫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指点迷津 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1. 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是什么)。 2. 结合诗句分析,切忌以译代析。 3. 总结形象意义,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答题套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考点二 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是指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时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分析事物形象时,首先要抓住诗人在诗歌中所写的事物的特点,然后分析事物特点与人的品格志向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这一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①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设题: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解析: 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