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及解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药及解救

毒鼠强 简介 毒鼠强: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闻到死。 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氨。 英文名:Tetramine; Tetramethylene Disulfotetramine? ?轻质粉末。熔点250~254℃。在水中溶解度:约0.25mg/ml; 微溶于丙酮;不溶于甲醇和乙醇。在稀的酸和碱中稳定(浓度至0.1N)。在255~260℃分解,但在持续沸水溶液中分解。加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烟。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 理学介绍 ? 哺乳动物口服的LD50(最低 HYPERLINK /v457635.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致死剂量) 为0.10mg/kg。大鼠经口LD50 为0.1~0.3mg/kg。小鼠经口MLD为0.2mg/kg; 经皮下的MLD为0.1mg/kg。 ? 本品对 HYPERLINK /v149431.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有兴奋作用,主要引起抽搐。“424”究竟有多毒?专家说,是氰化钾的100倍,比砒霜毒300 多倍,一毫克就可以毒倒人。(编辑:离地七寸) 本品对γ-氨基丁酸有拮抗作用,主要是由于阻断γ-氨基丁酸受体所致,此作用为可逆性的。 临床表现 动物中毒后兴奋跳动、惊叫、痉挛。四肢僵直。目前多数中毒案例为口服中毒。 ?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 HYPERLINK /v1955992.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 脑电图显示不同程度异常,病情好转后可恢复正常。 医学治疗 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生产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对症及支持治疗,抽搐时应用苯巴比妥、安定等止痉。具体治疗见:急性化学物 HYPERLINK /v219767.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中毒性脑病的治疗。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我国目前研究概况 发表者: HYPERLINK /doctor/DE4r08xQdKSLPwYSoaHzEWhYkCqt.htm \t _blank 菅向东 (访问人次:124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4):312-314.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我国目前研究概况 ??????????? —附1990年~2001年318篇国内有关文献复习 菅向东 阚宝甜 孙立明 孙爱军 HYPERLINK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菅向东 毒鼠强(Tetremthylene Disulfotetramine,Tetramine)化学名四次甲基二砜四胺,又名四二四、没鼠命、鼠没命、一扫光、一闪光、三步倒、闻到死、气死猫等,为有机氮化合物,其大鼠经口LD50为0.1-0.3mg/kg ,毒性为氰化钾的100倍。194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合成,是一种神经毒高效杀鼠剂,对所有的温血动物都有剧毒[1]。1959年,汪诚信率先在国内做了毒鼠强的实验室内灭鼠实验,他在对毒鼠强的毒性及其灭鼠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因其毒性太大,对毒鼠强用作灭鼠药应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此后近30年间,未发现有关其灭鼠和中毒的报告。1989年以后,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鼠患猖獗,北方某科研单位开始生产毒鼠强,从此这一剧毒鼠药在中国的灭鼠药市场上迅速泛滥[2,3],1989年当年就有职业中毒及生活中毒事件发生[4,5]。迄今短短10余年时间,我国公开报道的毒鼠强中毒病例已达5763例,实际中毒人数远远超过此数。目前,毒鼠强中毒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并不少见的内科危重急症。我们从1990年国内首例毒鼠强中毒的病例报道开始,检索了1990年~2001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毒鼠强的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救治经验分析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我国目前研究概况。潜伏期一般为数分钟至1h,最短进食后1min即出现症状[8],偶有报道潜伏期长达13h者[7]。 2、 临床表现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突出,... 一、 1990年~2002国内有关毒鼠强中毒的文献概述 ? 我们检索了“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从1990年开始共检索到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毒鼠强的文章318 篇,318篇文献中,临床病例分析与研究186 篇,占总文献的58.5 %;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58 篇,占总文献的18.2 %;毒鼠强检验技术分析及研究43 篇,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