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语法史教程
汉语语法史;二、语法的发展;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
①名词或形容词 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 ”名词,平声;“九月授衣。”《广韵·未韵》:“衣著”。动词,去声。“老者衣帛食肉。”
【冠】《说文》:“弁冕(biàn miǎn)之总名也。”名词,平声;“新沐者必弹冠”《广韵·换韵》:
“冠束”。动词,去声。“冠者五六人”。
【好】《说文》:“美也。”形容词,上声;“君子好逑”《广韵·号韵》:“爱好”。动词,去声。“敏而好学”
【善】《说文》:“吉也。”形容词,上声;《韵会》:时战切,去声。注云:“凡善恶之善則上声,彼善而善之則去声。”
②动词 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观】《说文》:“谛视也。”(仔细看)动词,平声;《广韵·换韵》:“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名词,去声。
【分】《说文》:“别也。”动词,平声;《广韵·问韵》:“分剂”(即今“份”字)。“名分”的“分”亦去声。
③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
; 【语】《说文》:“论也。”《论语》“食不语,寝不言”。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御韵》:“告也”。《论语》:“居,吾语汝”。及物动词,去声。
【雨】《说文》:“水从云下也”。《周易》:“密云不雨”。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遇韵》:“《诗》曰‘雨雪其霶’”。 及物动词,去声。
④一般动词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
【食】《广韵·职韵》:“饮食。”名词又动词,入声;《广韵·志韵》:有“饲”字,经典通作“食”。使动,去声。
【饮】《说文》:“歠也。”动词,上声;《广韵·沁志韵》:“饮”字无解,《康熙字典》“以饮饮之也”。使动,去声。《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
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
变化后的读音读出的,叫做“读破”。
(3)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形尾: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王力: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2、句法方面
(1)判断式的产生及其发展。(2)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3)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4)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第二节 名词的发展;名词詞頭“阿”在六朝以及唐代應用相當普遍,宋元以後北方話逐漸不用,吴、粵等南方方言一直保存着(如魯迅小説中的“紅眼睛阿義”、“藍皮阿五”)。
(三)词头“老”
詞頭“老”産生于唐代,是由形容詞虛化而來。主要有五種情況:
1.置於称谓前:老兄、老姊、老哥、老弟、老婆、老公
★老婆:本指年老的妇人,称妻子为“老婆”是宋以后的事,如:
(1)……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者。(宋吴自牧《梦粱录·夜市》)
(2)你在京中娶了一箇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箇小老公。(《京本通俗小説·错斩崔宁》)
2.置於姓或名前:老元、老包、老孙、老可、老坡
3.置於排行前:老二、老六
4.置於动物名前:老鳖、老鸦、老虎、老鼠
5.置於事物名前:老拳、老春(酒名)
二、名词词尾的产生和发展
(一)词尾“子”
有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1.“儿子”的“子”
2.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
3.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虎子、龙子
4.指鸟卵:鸡子、凤子
;5.指某種行業的人(舟子、漁子);
6.指圓形的小東西(黑子)。
上古时代“子”字已經有詞尾化的迹象,魏晋以后,到中古时期詞尾“子”逐渐普遍应用起來,如:
(1)凡五种谷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2)有石子,紫色。(晋葛洪《神仙传》)
隋唐时期更加普遍,如:
(3)俗谓之嫁茄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4)一骑红尘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宫》)
宋代出现了“交子、会子”等。
可见,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已很发达,并有极强的构词能力。
(二)词尾“儿”
词尾“儿”的产生比“子”晚些。
★有三种“儿”字不应认为是词尾:
1.凡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的;
2.表示下等人(侍儿)或不道德的人(偷儿);
3.表示禽兽虫类的初生者。詞尾“儿”是从唐代采开始产生的。
;“儿”用为词尾,由“小儿”义发展虚化而来,开始用为小名的词尾,如:
(1)世祖武皇帝……小字龙儿。《南齐书﹒武帝纪》
(2)雪儿者,李密之爱姬。《北梦琐言》
严谨地说,词尾“儿”是从唐代才产生的。唐宋时“孩儿”一词,不一定是词尾,可能和现代汉语“婴儿”一样,有实在意义。如:
(3)至今洛中呼应天禅院为香海儿营。(孔平仲《谈苑》)
★无生物或有生物之非初生者,其词尾性更明显:
(4)小车儿上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泵选型及其管道选择相关计算教程.ppt
- 水电安装基础知识教程.doc
- 水浒传_三位女将教程.ppt
- 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教程.doc
- 水溶液pH值教程.ppt
- 水电安装施工方案教程.doc
- 水电安装资料教程.ppt
- 水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教程.doc
- 水电技术交底记录教程.doc
- 水电改造中的水路工程验收教程.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