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幻灯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后遗症幻灯片课件

中风后遗症;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一、概述;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每年发病率为200/10万,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50万,存活者中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近年来中风发病率呈逐年递增。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60岁以上为高发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高于女,发病季节以冬季最高,秋季次之。;总的病理机制: 内伤积损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 气虚邪中;(一)病因 内伤积损: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 劳欲过度:烦劳过度、房事不节 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辛香炙慱、饮酒过度 情志所伤: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张、 素体养盛 气虚邪中: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侵,痰湿 素盛;内伤积损;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 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基础:肝肾阴虚 病理因素:风、火、痰、气、瘀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本虚——肝肾阴虚,气血衰 少; 标实——风、火、痰、气、瘀 病机归纳: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 中风病进入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往往遗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或失语、情志异常、痫病、痴呆等后遗症。这个病期的根本在于患者脏腑亏虚,复加病程日久,中风病所产生的病理因素停于体内,气血经筋已然受损。故病理基础为本虚标实,本虚成为病性的主导,主要为气虚、阴虚,其次为阳虚、血虚;标实即为兼夹标邪,标邪各有差异,要分清属风(内风、外风)、属火(心火、肝火、痰火)、属痰(风痰、湿痰)、属瘀(瘀血)的不同。 ;三、临床表现 ;3.恢复期: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精神、智力障碍等。 4.后遗症期:表现同恢复期,一般完全康复难度极大。; 在中风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中,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肢软无力,偏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或见肢体麻木,口舌歪斜,或兼有纳少、便溏、语言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重按无力。 阴虚阳亢,脉络瘀阻——中风日久,半身不遂,患肢强痉、僵硬、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头晕头痛,颜面潮红,耳鸣如蝉,或兼有烦躁不安,语言不利,肢体麻木,舌红苔黄,脉弦有力。;风痰阻络——舌强语蹇,甚至舌蜷难以伸出,语言困难,或吞咽困难,或痰多痰稠,咳吐不利,肢体活动不利,舌红或暗,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肾虚精亏——舌暗失语,腰膝酸软无力,心悸气短,或有二便失禁,头昏眼花,舌体瘦小或卷,苔白,脉沉细。;四、诊断;2.检查;(3)血压:脑出血和脑血栓患者血压偏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般正常,脑栓塞患者血压正常。 (4)颅脑CT、MRl检查可以确诊。脑脊液检查、脑血流图、脑电图、眼底检查、偏瘫步态等的检查可帮助诊断。;3.鉴别诊断 本病由于脑部病变情况不同,临床表现和预后也不同,因此要加以鉴别。 本病还需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半身不遂相鉴别: 脑肿瘤:发病一般较缓慢,症状进行性加重,见同侧眼睑下垂,眼球外视、不能内转,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射消失,伴有发作性头痛,后期则可见全身或局限性癫痫发作。 脑外伤:有脑外伤史。 ;4.中风病分期标准 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 恢复期——凡患中风病后2周至半年以内,遗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其中任意一项者,即可诊断。 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急性期,约两周内,患肢呈弛缓性瘫痪。锥体束休克所致。;废用综合症;五、推拿治疗 ;1.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故治疗应扶正祛邪,扶正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祛邪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搜风通络、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等为主。恢复期治疗偏重活血化瘀;后遗症期以补益气血、扶正固本、强筋健骨为要。;2.推拿治疗以患侧为重,健侧为辅;以肢体关节为重点,包括上肢的小关节,同时辅以全身操作治疗。 3.早期治疗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肢体施术以从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为顺序。 4.治疗主张配合针灸、体疗、药物等方法,综合施治以加强整体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二)操作部位;1.背及下肢部操作 (1)取穴: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 (2)手法:扌衮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 ;(3)操作: A.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侧面,先施按法于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2~3次,重点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再在脊柱两侧用扌衮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股后部、小腿后部。以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治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