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法制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隋唐时期的法制;杨广《大业律》;本章提要 ;重点问题 ;隋代法制概况 ;隋代的立法活动 ; 2.大业律。隋炀帝即位后,为笼络人心,标榜“宽刑”,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颁行了《大业律》。《大业律》与《开皇律》相比,有如下变化:(1)篇目由12篇增加为18篇,将户婚、厩库、贼盗三篇一分为二,新增了关市、请赇、告劾3篇。(2)在内容上,“其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其枷杖决罚讯囚之制,并轻于旧。”且删除了“十恶”之条。 ;《开皇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确定法典篇章体例为12篇500条。 2.确立封建五刑制度。隋《开皇律》确立了死、流、徒、杖、笞五刑二十等。 3.创设“十恶”制度。《开皇律》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创设了“十恶”制度。“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犯罪。它直接危害封建皇权、违犯封建伦理,被视为是封建法律首要打击的对象,因此被单独列出,置于《名例律》“五刑”条之后。凡犯此“十恶”者,不仅对本人施以最重的刑罚予以严厉制裁,而且要株连家属,没收财产。即使是贵族官僚,也不能享受“八议”和赎刑的优待,为常赦所不原。 4.继承和扩大了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隋《开皇律》既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八议”、“官当”、“听赎”之制,又有所发展。首先,创设“例减”之制,即八议人员、七品以上官犯罪非十恶者,依例减刑一等。其次,将“官当”列为定制。第三,赎刑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官吏犯罪,一般都可听赎(用铜赎免刑罚),并具体规定了每等刑罚赎铜的数额。 ;隋代后期法制的败坏 ;唐代立法概况 ;唐代的立法指导思想 ;唐代主要立法活动 ;2.《贞观律》。唐太宗即位,便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对《武德律》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经过前后10年的时间,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完成,定名《贞观律》颁行天下。 《贞观律》对旧律的变革主要集中在刑罚制度的减轻与完善:一是缩小了族刑连坐的范围。二是废除斩趾酷刑,增设加役流。三是大大减少了旧律中重刑条款的数量。《贞观律》使唐律基本定型。 ;永徽律疏; 3.《永徽律疏》。《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永徽二年(公元652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以《贞观律》为蓝本,稍加修改,制定出了《永徽律》12篇,500条。同时,鉴于当时中央和地方的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时也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经大臣建议,高宗令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主持,广召解律者对《永徽律》逐条逐句地进行疏解。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了《永徽律》的疏议工作。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天下,时称《永徽律疏》,疏议部分同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过开元年间的刊定,唐律及其疏议变得更加完善。《永徽疏律》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保存得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封建法典。 ;《唐六典》的编纂;《唐六典》是记载唐代封建国家行政制度的一部重要文献。   《唐六典》集秦汉以来行政立法之大成,把凡具有行政性质的立法汇集在一起。经精心编纂,与律、令、格、式相辅而行,这是封建立法史上的一个创举,自此产生了封建刑律与行政法典既相分立又相互为用的两大法典体系。明清两代《会典》的编纂深受《唐六典》的影响。 ;大中刑律统类;法律形式 ; 《唐律疏议》简介 ;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500条,其篇目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律列于全律之首,相当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规定了唐律的立法宗旨和五刑、十恶、八议等各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刑罚制度及适用于各分则的刑法原则等,是唐律基本精神、原则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其后为分则,前九篇规定了各种具体的犯罪及其相应的刑罚,最后两篇规定有关追捕逃犯和审判、执行方面的内容。《唐律疏议》确立了总则在前、分则在后,实体法在前、程序法在后的体例结构,较之早期封建法律,其科学性、技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名例律·五刑;名例律·十恶;维护封建贵族官僚特权的规定 ;;3.减。指七品以上官及应请者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凡犯流罪以下,可以照例减一等处罚。 4.赎。指应议、请、减者及九品以上官,及七品以上官之祖父母、父母、妻、子、孙,凡犯流罪以下,均可以铜赎罪。但反逆缘坐流和会赦犹流者不适用此规定。 ; 5.当。即“官当”,指以官品或爵位折抵徒、流两种刑罚。唐律将犯罪分为私罪和公罪。   “议”、“请”、“减”、“赎”、“当”等制度确定的法律特权由大到小,享受特权的人也由少到多,构成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特权保障体系。清人薛允升说:“(唐律)优礼臣下,可谓无微不至矣。”当然这些特权的享受要以不触犯皇权及地主阶级根本利益为限度,如犯有“十恶”之罪,同样严惩不贷。 ;刑法适用原则 ;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