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基本格律及撰联应忌讳的事项_齐东升
PAGE
PAGE 7
对联基本格律及撰联应忌讳的事项
齐东升
对联乃国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汉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对联”是我们通常的叫法,因为许多对联是要镌刻悬挂在建筑物的柱子上的,所以又叫“楹联”。清代文人还把它称为“楹帖”、“楹语”、“楹句”、“对语”、“联语”、“俪句”、“偶句”等。人们又多把它叫做“对子”。
对联的基本格律(即“六相”)
从文学分类的角度来说,如同诗、词、曲一样,对联属于格律文学。所以有人把它归入韵文。作为格律文学之一的对联,就要遵循对联的格律。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阅读、欣赏,还是进行对联创作,都有必要熟悉、了解、掌握对联的基本格律。在介绍对联的基本格律之前,先了解它的几个常用术语。
上联,指面向对联,右边的一联;下联,指面向对联,左边的一联。
言,指上联或下联的字数,即五言联、七言联等;字,指全联的字数,如昆明大观楼的一副长联,共180字。
对联的基本格律,也就是对联的要素,中国楹联学会于2007年5月颁布了《联律通则》,这是对联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联律法规。《联律通则》“总则”共六条,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它简单归纳为“六相”(六要素),即一字句相等,二词性相同,三结构相应,四节奏相谐,五平仄相反,六内容相关。
字句相等
一副对联上联和下联的字或句数必须相等,否则,有长有短,就“对”不起来了。对联的字句相等排列,有着整齐、稳重、和谐之美,符合我们汉民族的审美习惯。上联是七言联,下联必须是七言联;上联是三个分句,下联也应是三个分句。
如七言联:红联福字增春色;
瑞雪和风兆稔年。
如三个分句联:东方紫气,西域春风,锦绣山河春不老;
北国祥光,南疆瑞霭,和谐社会瑞无穷。
(此联为我的获奖联)
(二) 词性相同
上、下联相应位置上词性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能严格地以本门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工整的对子),否则,即为“宽对”。
撰联时同义词用得较多,就显得重复,而用反义词配对,往往内容充实,又显得工整。
如革命前辈徐特立赠予青年的一副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三)结构相应
结构相应是对联的又一个基本要求。这里的“结构”是指语法结构,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等。所以,我们在分析和撰写对联时,一定要注意它的语法结构是否相互对应,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如我的一副赞环卫工人的获奖联:
车惊千客梦,两行车印两行彩;
帚扫满天星,一路帚声一路歌。
对联的结构分析,存在层次上的区别,可以分析上下联全句的结构,也可以只分析对应词组的结构,前者称为“句本位”(如上联),后者称为“词本位”。
如联: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过先生。
“珠子”谐音“朱子”(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其成就高于孔子。“后生长过先生”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联用的是比喻、隔离反复等修辞。
此联属“词本位”结构。“鼻孔子”对“眉先生”,“眼珠子”对“胡后生”,上下并不“互对”,但先后分句的“孔子”与“朱子”能自对;“先生”与“后生”能自对,我认为这就是“词本位”。
(四)节奏相谐
《联律通则》所说的“节律”,应该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语意节奏”,指语言音节的自然停顿;二是“声律节拍”,指“平平仄仄”的格式安排。
例如,“弘扬三代表,景仰五星旗”这样的联,看似合律,虽然语法结构和声律平仄都合格,但节奏不同。“三·代表”对“五星·旗”节奏为“一对二”和“二对一”,犯了不合拍的毛病,失去了节奏感,使联作造成瑕疵。这种情况,常被人们忽略。如果改成,“弘扬三代表,倡导两文明”,节奏就相谐了。
(五)平仄相反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分类。关于声调平、仄,有两个版本,即“古声”和“今声”。“今声”的标准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没有入声字。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古入声字读起来声调短促(如国、德、结、一、七、八、十等),今已分别纳入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中去了。现在征联或撰联中强调古声、今声不得混用,这使我们,特别是学生和青年人很不好掌握。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时,尤其是撰联时引起高度的注意。(古声可查《平水韵》,今声可查《新华字典》)。
说到“平仄相反”,指上联或下联应该做到前后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非节奏点的字,平仄可以不拘,可平可仄,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交替或对立,形成了对联的节奏和旋律,这样自然协调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对联的基本声律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声起)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声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寒假里的1件快乐的事.doc
- 寓言作为人类文化的1种叙事模式.docx
- 寓言及成语的区别.doc
- 寒食清明文化意义.doc
- 寓意美好马宝宝名字.doc
- 寝室文化节_水果拼盘大赛.doc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虚词用法.doc
- 寝室文化策划2013.doc
- 对1个再婚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
- 寸山寸水也有意1草1木总关情.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