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翻证的运用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庭前翻证的运用问题

【证据运用】 庭前供证的运用问题 龙宗智* 目 次 一、书面供证与当庭供证的证明能力比较 二、可参考的立法例 三、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有矛盾的庭前供述 在我国刑事审判实践中,在证据运用和取舍方面,有一个亟待 解决的突出问题,即被告人、证人出庭陈述,其供证与侦查阶段和 审查起诉阶段所作供证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和使用庭前书 面供证以及庭上的言词证据。这一问题之所以突出,一方面是因为 修订后的刑诉法实施后,在庭审阶段被告人翻供、证人翻证的问题 十分普遍;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缺乏指导法官操作的规 范,使庭审法官难以处理公诉人关于出示和确认庭前供证的诉讼要 求和诉讼行为,难以决定在两种供证相矛盾时证据的取舍。 *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103 一、书面供证与当庭供证的证明能力比较 证据的效力关键取决于证据的证明能力。对书面供证与当庭供 证证明能力的评断,首先应比较这两类证据各自对案件事实真实反 映的可能性。 应当承认,被告人和证人当庭作出供证,便于查明真实。一是 证人首先被告知作证的法律责任,并就如实作证作出保证(目前我 国的做法是签署保证书,但不采用宣誓方法①),这有利于其如实 陈述。二是被告人、证人的陈述当庭接受诉讼各方的质证包括控辩 双方的交叉询问,这种质证方式,被认为是有利于调查出真情的科 学的庭审设置。三是直接对原始人证进行审查,有利于法官辨别真 伪,建立内心确信。 然而,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庭上供证的真实可靠性当然大于庭 前供证。由于特定条件的限制,庭前供证的真实性也可能大于当庭 陈述。这在几种情况下比较明显。一是被告人口供。在司法实务中, 经侦查审讯,被告人往往在意志最薄弱的时刻心理防线被突破,而 在后来阶段,他可能因个人的利害关系而翻供,尤其在审判阶段, 面临法院判决时容易翻供。当然也有在侦查阶段因各种原因说了假 话,到庭审中才更正过来的情况。但从实体真实的角度观察,总的 看,被告人的庭上供述不一定比庭前供述更为可靠。二是证人作证。 证人在案发不久作庭外陈述,可能对利害关系顾及较少。此时,证 人甚至可能不知被告为何人。而与被告面对面作不利被告的证明 时,证人可能会因担心结怨担心受报复以及与己无关等不能直言事 实。这尤其在我国这样具有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历史传统和社会风 尚同时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社会中显得十分突出。还有一种是与被 告人有某种利害关系包括情感关系的证 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 142 条。 104 人,在庭外侦查人员询问时,迫于侦查人员施加的法律压力和心理 压力而不得不作证,但在法庭审判这种对于证人心理压力较少(主 要是指指控性施压难以进行)的情况下,证人意识中的利害关系、 情感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从而造成证言的不真实。 美国国会在《联邦证据规则》(全称《联邦法院和司法官证据 规则》)立法时,曾就证人庭前证言的价值及其与庭上证言的关系 进行研究,在该法第801 条的“立法理由”中引用加利福尼亚州法 律修改委员会的意见说明:“在许多情形下,不一致的陈述很可能 比审理时证人的证言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因为在时间上,作陈述时 与所涉及的事情的发生更加接近,而且受引起诉讼争论的影响可能 很小。当作陈述人否认不一致性或试图辩解时,事实审理者还可以 观察他的表情。”① 综上所述,仅从真实可靠性上讲,庭上陈述并不当然的优于庭 前供述。因此对两种供证不宜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案件作具体 的分析。 其次,被告人、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庭前供证与一般所谓传闻 证据有别。因为排除传闻证据法则中所称传闻证据,是指宣誓、反 询问、观察表情即证言可信性保障的“三要素”缺乏的证据。但在 证人、被告人出庭的情况下,作为庭前陈述的提供者——证人或被 告人已经出庭,可以对过去的陈述直接表态,接受质证,控辩双方 可以对其交叉询问,在对其进行直接询问和质疑询问时,可以直接 观察其言语表情,因此,三要素缺乏的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救 济补充。 ?二、可参考的立法例 ?书面供证可经质证使用,这是各国普遍的做法。即使是传闻法 则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英美诉讼法制,也承认庭前书面供证作为 ① 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中信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6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