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ppt.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抗震技术.ppt

建筑结构的抗震技术;第一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地震给我国和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非常重视抗震研究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地震工程学。 与地震工程学密切相关的几个学科: 地震工程学与建筑学相联系 地震工程学与城市规划学相联系 地震工程学与土木工程学相联系 地震工程学与地震学相联系 地震工程学与经济学相联系 ;1-1 地震的类型和成因;(一)构造地震 1.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30-40km,上部是花岗岩,下部是玄武岩 地幔:2900km,橄榄岩 地核:3500km,主要是镍和铁 地球 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断放射能量,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而升高,200km—700km范围内,温度6000C —20000C.地球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地幔上部约900MPa,中部约370000MPa.地球内部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地幔中的软流层有缓慢的对流,引起地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的地区上升,有的地区下降,地球内部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产生了地应力。当地应力达到岩层的强度时,岩层产生断裂或错动(脆性破坏),岩层内部的能量被释放,以波的形式传致地表,引起地面震动。称构造地震。 ;(二)火山地震 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喷出,引起地面震动。 (三)陷落地震 地下石灰岩产生溶洞,突然产生大规模陷落引起的地面震动。 这两类地震震级小,在我国危害小。 构造地震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严重,对人类的危害大,所以我们这门课所说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 岩层断裂发生时,一般不只是一个断裂,而是由一系列断裂组成的破碎带。一个部位发生断裂,能量释放,达到平衡状态,其它部位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还要释放能量。所以一次地震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伴随着一系列小震。 主震 一系列地震中,释放能量最多一次地震。 前震 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余震 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 主震7.8级 7级以上余震2次 6.0--6.9级余震2次 5.0--5.9级余震71次 4.0--4.9级余震668次 ;1999年台湾大地震(9.21) 主震 7.6级 4级以上余震 21 100-120次/天 22 80-100 次/天 23 60-80 次/天 根据能量释放的特点 主震型地震 60% 震群型地震 30% 单发型地震 10% ;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世界范围内,地震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带形分布两组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80--90)%,沿南北美洲西海岸、阿留申群岛,转向西南到日本列岛,再经我国台湾岛,到菲律宾、新几内亚、新西兰。 欧亚地震带,西起大西洋的亚速岛,经意大利、土尔其、伊朗、印度北部、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过缅甸、印度尼西亚。;;;我国处于以上两大地震带之间: 台湾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西藏属欧亚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相当频繁,除个别省份(浙江、江西)外,大部分地区发生过强烈地震。如台湾、新疆、西藏、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曾经发生过较多的破坏性地震。 ;我国的6个地震活动区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地震区 2。喜马拉雅山脉地震活动区 3。南北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向南延伸至六盘山,穿越秦岭,沿川西至云南省,地质构造复杂,有一系列大断裂带、断陷盆地。) 4。天山地震活动区 5。华北地震活动区 6。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区;1-2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运动方向一致。 压缩波(P波) 周期短、振幅小。 在固体中、液体中、气体中传播 横波:波的传播方向与介质质点运动方向垂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