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二1.2.doc-萧山三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1.2.doc-萧山三中

高二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 第二课练习 制卷人:郑荣 份数:3*230 PAGE  PAGE - 5 - 必修二1.2 1.《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的生活富裕安逸 B.农业地位极其重要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2012·济南检测)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江宁织造局生产的手工业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为缴纳赋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进入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3.我国“四大名锦”中的蜀锦历史最为悠久,古人形容蜀锦“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造成这些工艺失传的主要原因应是( )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4.黄道婆将从崖州引进的小纺车改造为“脚车”,使它能“一手三纱,以足运轮”。黄道婆对纺织工艺的革新( ) A.反映了宋代纺织业的更大发展 B.使麻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C.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D.推动当时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出现 5.(2012·昆明检测)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6.(2012·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7.(2012·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右图是中国古代利用水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装置示意图,这项装置主要应用于( ) A.纺织 B.灌溉 C.冶铁 D.制陶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材料二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材料三 (西汉初年,豪强势力)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材料四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材料五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什么情况? (2)材料四、五反映的手工业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升组】 9.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10.(2012·苏州模拟)古代南京云锦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11.中国的纺织、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纺织工具 B.最初的纺织原料是麻和丝 C.西周时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D.棉布是唐代民众的主要衣料 12.(2012·福州模拟)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 A.民营作坊兴盛 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C.实行工官制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3.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②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4.(2012·杭州模拟)《苏州府志》记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