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处方药,禁做广告行不通?的论文.doc
非处方药,禁做广告行不通?的论文
非处方药,禁做广告行不通?
10月,按原计划,刘凯将参加20多个省级电视台的广告招标会。作为一家全国排名前十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的营销经理,他一直以大户身份被奉为座上宾。今年我们在电视广告上花了1.48亿,2013年将投入1.66亿。这笔钱,计划在两个月内花出去。
一则消息打乱了刘凯的计划。9月27日,有媒体公布了一份由卫生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拟定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修订稿),其中明确指出非处方药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不能做广告了?刘凯很惊诧,他迅速联系了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得到回复是确有这个事,不过还要征求意见,企业肯定都强烈反对,就看上面的态度了。他又联系了多家媒体的广告部门负责人,都说没禁止,让我们继续投广告。刘凯说。
十一长假,刘凯没有休息一天,他多方打听消息,将情况上报给企业高层,还召集了多位同行商讨办法。都拿不定主意,怕投了钱打水漂,政策的事谁说得准?
非处方药的千亿金矿
打开电视,似乎到处都在卖药:感冒药、胃药、补钙补铁补锌药非处方药广告,已是电视广告的主力军。
1999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年,我国将药品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2001年起,按照分类管理要求,处方药被陆续禁止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2007年,我国实行《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建立非处方药广告批准制度。.自此,只有非处方药才能做大众媒体广告。刘凯说。
非处方药是指经过长期应用,被确认为药效稳定、相对安全、副作用小,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购买使用的药品,主要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等。
目前,中国有4000多家药品制剂企业,其中大部分药企都生产非处方药,市场上已有近5000个非处方药批文。刘凯说,除此之外,全球性跨国公司如强生、百时美施贵宝、葛兰素史克等也纷纷加大在华研发力度,加速在非处方药市场的布局。
非处方药在整个医药市场所占比例并不高。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会长郭振宇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不到1500亿元,仅占全国医药市场总份额的10%~15%,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可以达到30%~40%。
但非处方药的销售量和利润却远远高于处方药。非处方药在药店、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都可以流通,公众凭自我判断进行选择。处方药只能在医院流通,还要受制于政策和招投标制度的重重约束。刘凯介绍说,非处方药更像消费品,可自由购买,可以做广告宣传。
更重要的是,非处方药的定价是比较市场化的,保留了利润空间,不像处方药在招投标制度下价格被越压越低,利润微薄。刘凯说。
因此,几乎所有厂家都在积极向药监局申请非处方药批文。刘凯介绍说,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后,销量普遍会翻倍,甚至更多。
非处方药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不到20年,营销模式就与快速消费品并驾齐驱。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刘泽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全国前100强的连锁药店可占据非处方药销售总额的半数以上,与超市模式类似,药店也会设置进场、条码、展台陈列、促销推广等名目并向厂家收费。
竞争日益激烈。江西山高制药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任杨昌顺用竞争惨烈来形容现状,越来越多的厂商介入竞争,品???影响力显得更加重要。
1元钱的广告,至少换来3元钱的利润
广告+渠道的营销组合是业内公认的非处方药运作模式。
杨昌顺说,广告投放仍然是对销量拉动最大的营销方式,在整个营销投入中,广告投入占到半数以上。
中康资讯发布的大医药终端用药市场分析蓝皮书》显示,2012年上半年52个城市零售终端最畅销的50个非处方药产品都曾在大众媒体做过大量广告宣传,其中有家喻户晓的蜜炼川贝枇杷膏、六味地黄丸、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抗病毒口服液、云南白药膏等等。
药企通过广告塑造企业形象,加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消费者在零售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时处于盲选状态,选择过程中主要受药品导购员和广告宣传的引导,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心理强化作用明显。
据刘凯估算,药厂每投出1元钱的广告至少会换得3元钱的利润。很多产品都是广告轰出来的,而且广告是持续性投入,滞后性回收,对品牌和产品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