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中ING1基因的突变分析的论文.docVIP

非小细胞肺癌中ING1基因的突变分析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中ING1基因的突变分析的论文.doc

  非小细胞肺癌中ING1基因的突变分析的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inhibitor of gro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存在突变,以确定该基因在nscl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突变率较高的ing1外显子2,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检测73例nsclc和13例非癌肺组织中ing1的突变情况。结果 未发现所扩增的片段有泳动速率的改变,没有发现额外迁移带。结论 在nsclc中ing1基因突变很少见,ing1表达产物降低可能发生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 【关键词】 肺肿瘤 ing1基因 突变 pcrsscp 肺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该肿瘤的发生常与抑癌基因的突变和(或)表达改变有关,ing1基因是garkavtsev等[1]成功克隆出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它定位于13q3334,体外实验表明ing1基因可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并与p53有相互协同和依赖作用,在细胞周??调节中起负调控作用[2,3]。在头颈肿瘤[4]和乳腺癌[5]中ing1存在不同程度突变及表达异常。ing1基因的研究在肺癌中少见报道,为了确定ing1在nsclc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我们对ing1在nsclc中的突变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nsclc标本73例,包括湖北省肿瘤医院和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1999年10月~ 2003年11月病理存档蜡块共61例;湖北省人民医院2004年11月~ 2005年6月肺癌手术切除新鲜标本12例。经病理确诊,腺癌35例,鳞癌38例;高分化癌25例,中分化癌19例,低分化癌29例;病理分期按1997 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标准,ⅰ+ⅱ期41例,ⅲ期32例。13例非癌肺组织(癌旁肺组织7例,肺炎性假瘤6例)为湖北省人民医院2004年11月~ 2005年6月手术切除新鲜标本。新鲜标本在-80℃冰箱保存备用。全部标本均经病理证实,术前均未经放疗、化疗。 1.2 实验试剂 dna抽提试剂蛋白酶k(merk分装)、十二烷基硫酸钠、rnase a均为上海生工产品。pcr引物、taq况dna聚合酶、dntp、10×buffer均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丙烯酰胺、n,n甲叉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四甲基乙二胺均为amersco公司产品。 1.3 实验方法 1.3.1 组织dna提取 参照文献[6]石蜡组织经二甲苯脱蜡、酒精水化后和新鲜标本都用标准酚氯仿法抽提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od260值定量。 1.3.2 pcr扩增 我们选取ing1基因外显子2区域扩增,4对引物序列见表1。pcr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62℃退火30s、72℃延伸1min,共32个循环后72℃延伸5min。扩增完毕后,所得pcr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表1 pcr引物序列 1.3.3 sscp分析 取3μl pcr产物,加碱变性液,37℃孵育10min后加变性上样缓冲液;300v电泳5min后,5v/cm置冰箱(4℃)电泳至溴酚蓝到达底部。电泳结束后,取下凝胶,行银染。与非癌肺组织相比,以等位泳动条带位置异常或多出泳动条带判断基因外显子突变。 2 结果 2.1 pcr扩增 ing1第2外显子4对引物所对应的条带均扩增成功。产物大小与预期一致,结果见图1。 2.2 sscp结果 对用4对引物扩增73例nsclc和13例非癌肺组织的dna产物,经变性凝胶电泳和银染,所有肿瘤组织和非癌肺组织表现为两条(两条均为单链)迁移带,未发现任何nsclc和非癌肺组织之间存在泳动速率的改变,表明ing1外显子2在nsclc和非癌肺组织之间无序列上的差异,见图2。 3 讨论 haga等[7]研究发现nsclc中13号染色体是易发生杂和性丢失的区域,表明位于该区域内的抑癌基因可能通过突变来影响蛋白构像而参与肿瘤的发生,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对73例nsclc进行了pcrsscp分析,却未检测出ing1外显子2存在突变;肺癌中ing1基因突变可能不是ing1丧失抑癌功能的主要因素。tallen等[8]用此方法在脑肿瘤中也未发现ing1基因的突变;toyama等[5]在检测的377例乳腺癌中仅有1例ing1发生错义突变;而gunduz等[4]研究发现,在34名头颈肿瘤中有6例外显子2有突变,其中3例为错义突变,突变率为13%;提示ing1基因突变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中存在差异。对ing1基因结构进行突变分析时,我们设计了4对引物来扩增ing1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