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解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解析

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学研资讯来源:规划署????点击数: 725????更新时间:2006-3-19 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于南京城西日军当年大屠杀现场之一的江东门“万人坑”丛葬地遗址。本馆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占地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 ????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1、开发指导原则 ????突出日军暴行和纪念的主题; ????围绕主题,增强震撼力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丰富的史料和事实证据,突出主题 ????设计构思抓住“生”与“死”的对比,突出日军大屠杀造成的死亡、悲愤的主题,并保持遗址的地形地貌。 ????史料陈列厅内展出的主题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专题,主要从日军暴行等方面展开。其主要陈列的内容有:当年日军大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揭露日军暴行的记实、报导和出版的专著、图书;幸存者的名册、照片、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人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日记、供词、屠杀武器;慈善团体崇善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掩埋尸体的照片、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的照片、判决书等。 电影馆放映厅,有200多个座位,向观众放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展出的内容,都是历史的真实纪录,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还展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从各个角度突出了后人的纪念和对战争的控诉等。肖娴、华君武、肖平等创作的一批南京大屠杀书画作品;美国李自健创作的《南京大屠杀 屠·生·佛》油画;赵勇创作的《南京大屠杀》系列组画;香港施禀谋创作的鸡血石雕刻;军旅诗人王久辛创作的《狂雪》长诗铜版墙;“留下历史证人脚印”铜版路及幸存者彭玉珍、倪翠萍铜塑、呈十字架形的“标志碑”。 ?充分发挥建筑和景观自身的寓意 ????整座建筑呈纪念性的大陵墓状。以灰色花岗石、黑白大理石作墙面,运用雕刻、院墙、地辅面、植物配置及其他寓意小品等艺术手段来烘托主题所要求的意境和气氛。 ????馆厅正面庄严肃穆的花岗石墙面上,镌刻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沿右侧拾级而上,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刻着令人触目惊心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 ????路边、墙边散置着的13块小型石碑上,记载看13处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及史实,它是全市遇难同胞惨遭屠杀的缩影,在这13处遗址的当地,也建立了相应的纪念碑。墙上嵌刻看“搜捕”、“屠杀”、“祭念”三组高2.3米,总长51米的大型黑色花岗石浮雕,增加了悲惨、压抑、低沉的气氛。 ????高4米的母亲雕像,伸着手在寻找看失去的亲人。她的身后,是一座半地下的、棺椁形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这种对死亡、凄凉气氛的强烈渲染,一下子把人们引入到一个陌生悲惨的世界,使人们产生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棺椁型的遗骨陈列室屋顶用黑色大理石,墙面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室内两边大玻璃柜内,设计成一个地层剖面,布满着在纪念馆施工过程中从“万人坑”挖掘出的遇难者累累白骨和部分遇难者名单。如同走入墓穴,人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冲击,悲痛、屈辱的悲愤之情达到极点。 ????“史料陈列厅”和电影放映厅采用半地下的建筑设计,采用大理石中间柱承重,不设隔墙,显得宽敞,地面采用黑白大石磨光地面,顶棚灯光采用昏暗的牛眼灯直射,西南两面扇形矮窗联结室外鹅卵石地面,窗帘采用墨绿色丝绒,室内压抑、阴森、凄惨的气氛得到深化渲染。 3、经验与启示 建筑设计风格与主题的交相辉映 ????总的来说,纪念馆的布局、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强化了控诉与纪念的主题,使人们全面地了解到大屠杀的残暴。而墙外的常青树和墙内沿路径、墙边卵石地沿边的片片碧草,使人们感到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育功能的发挥 ????作为国内较受关注的抗战纪念馆,纪念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育,整个展出根据真实、准确、重证据的原则布局,力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开放七年来,已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