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14
临床经验教训每日一例?(第342期)
2016-04-08?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医学之声
1病例
一个2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咳嗽、发热在当地诊所以“肺部感染”给予青霉素治疗三天后症状不见好转。所以转到卫生院进行治疗。又使用了头孢哌酮静滴一周,咳嗽症状基本消失,但是体温一直在38℃左右。所以又转到了县级医院治疗。?
到县级医院后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没有发现其他明显阳性体征。胸片显示肺部无明显感染征象,血象显示:白细胞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医生认为是隐性感染所致,也可能是耐药引起,细菌不敏感所致,应该使用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治疗,于是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起初体温有所降低,但始终在发烧。在治疗过程中,送细菌室血培养及耐药实验,结果显示是对头孢孟多、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经请示上级医师后认为:该患者感染可能是混合感染,使用单一药物难以控制,必须联合用药才能控制病情。于是使用头孢孟多和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治疗,刚开始时体温有所下降,但一天后又开始回升。?
用药一周后,体温反反复复,始终在发烧。医生感到患者发热很奇怪,属于疑难病例,于是请示医务部要求进行会诊。医务部了解情况后,组织了血液科、呼吸科、普外科、感染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室等科室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大家争论很激烈。有人认为肯定是没有查明原因的感染,需要继续使用敏感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而感染科、检验科、临床药学室则怀疑不是感染引起。?
有人提出会不会是变态反应中的药物热所致?因为变态反应是常见的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大家建议主管医生回顾患者的发热情况、用药情况、发热特点等,最后大家基本同意可能是药物热所致的观点,遂建议停用药物2~3天,观察体温变化。2天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3天后恢复正常。又结合血象情况,初步诊断患者为药物热引起的发热。又过3天后患者体温一直正常,遂确定是药物热引起的发热成立,患者康复出院。
2小编说
关于这个药物热,小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警惕药物热:很常见,易忽略》,不知道大家读过没?今天小编就这个药物热再说几点
药物热是由于患者因使用某些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关于它发发病机制,大概有如下几点:?
为什么会发生药物热?
1.药物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
这种药物热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而是在药物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污染了微生物,内毒素或其他杂质等外源性致热源所致。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
2.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致
?
如静脉给药时引起的静脉炎导致发热,肌注时因局部引发无菌性脓肿导致发热。?
3.因药物的药理作用所致?
此种发热虽与用药有关,但非药物直接引起,常因药物造成病原体短期内大量死亡或病变组织的迅速崩解,毒素刺激机体而引起发热。如青霉素治疗梅毒。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癌组织的大量破坏,释放出一系列炎性介质和毒素而引起发热。?
4. 药物影响体温调节机制所致?
如苯丙胺、可卡因等,可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过量使用甲状腺素时,由于使基础代谢亢进而发热。婴幼儿、极少数成人患者对上述药物耐受性差或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有时即使小剂量也能引起药物热。
5.某些个体先天性生化代谢缺陷所致?
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使用伯氨喹啉等药物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发热。?
6.因药物的过敏反应?
患者可伴有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等。
哪些常见药物可以引起药物热呢?
广义而言,任何药物均可能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内毒素或其它物质等污染而引起用药者发热。尽管非药物本身所致,但却与用药有关。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这种机制引起药物热。?
最为常见的药物:?
磺胺类、两性霉素B、青霉素类、博莱霉素、更生霉素、青霉胺、抗组胺药、甲基多巴、苯妥因钠、阿托品、水杨酸类、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
较常见的药物:?
头孢菌素类、利福平、链霉素、别嘌醇、硫唑嘌呤、西米替丁、丙基硫氧嘧啶、肝素等。?
偶见致病药物:?
氯霉素、四环素、洋地黄类、胰岛素、中药等。
怎么识别药物热?
药物热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药物热。?
1.典型的药物热总出现在用药后第7-10天,若以前接触过这次所用的药物,则可在用药后数小时内即发现发热,个别病例可短至1小时或长达25天。体温常在37-39℃,也可高达40 ℃以上,可伴有皮疹、关节痛等。
?
2.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次上升,而找不到原因。?
3.原有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而上升,以前可有同样病史。?
4.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但一般情况良好。?
5.停药后体温很快下降。停药后体温在24-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宽带集群解决方案-无线政务网(TD-LTE专网).pptx VIP
- 首届改善之旅参观手册.docx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下半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黑钻押题4.docx VIP
- 5G+VR虚拟实训平台解决方案.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国家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docx VIP
- 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实践.docx VIP
- 2025年染发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热电阻教学课件.ppt VIP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