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根及根茎类中药5-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导航.doc

根及根茎类中药5-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导航.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及根茎类中药5-南方医科大学精品课程导航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2007 — 2008 学年 秋 季学期 所在单位 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药用植物中药鉴定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药鉴定学 授课对象 中药学本科2005年级 授课教师 刘 传 明 职 称 讲 师 教材名称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各论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5授课形式讲 授授课时间2007年11月02日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 与 要 求掌握葛根、甘草、黄芪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掌握甘草、黄芪的显微构造特征。 掌握人参的来源。基本内容葛根、甘草、黄芪、人参重 点 难 点重点: 甘草、黄芪的性状鉴别要点。 难点: 黄芪的伪品鉴别。主要教学 媒 体多媒体投影仪、药材标本主 要 外 语 词 汇Glycyrrhiza uralensis、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anax ginseng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主要参考资料:1.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张贵君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3 2. 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3.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4.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5. 道地药材图典,王强主编,福建科技出版社,2003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豆科(目):Leguminosae 多为草本,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花五基数,多为蝶形花,莢果。 多有豆腥气,味甜或苦,含草酸钙方晶。 含羞草亚科:含儿茶酚类(合欢) 云实亚科(苏木科):含五倍子鞣质,亦含蒽醌(决明、皂莢) 蝶形花亚科:含生物碱(甘草、葛根、黄芪、广金钱草、白扁豆、补骨脂) 葛 根 【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 【产地】 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地。 甘葛藤主产于广西、广东,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 春季清明前采挖,质佳;秋季霜降后采,质量较差。将根洗净,刮去外皮,纵切或横切成块片,晒干或微火烘干。 【性状鉴别】 野葛根: 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留的棕色栓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轻松;气微,味淡。 甘葛藤根:纤维性较弱,有的呈绵毛状。质坚硬而重,富粉性。气微,味微甜。 【成分】 野葛根含黄酮类物质可达12%;甘葛藤根的含量较低,广西产约2.2%。 葛根长霉后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 【附注】 ①除上述两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区作葛根使用,但总黄酮含量较低,一般在1%以下,质量较差。如食用葛藤、三裂叶葛藤、峨嵋葛藤等。 ②葛花:为野葛未全开放的花,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解酒毒,止渴。讲授、提问 2’ 讲授、图片 2’ 讲授、图片、药材标本 5’ 讲授、图片 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甘 草 【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产地】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等省区。 为喜钙植物,一般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砂质土壤中。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一般去除非药用部位后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为“粉甘草” 【性状鉴别】 一、甘草: 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直径0.6-3cm)。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 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4、味甜而特殊。 二、胀果甘草: 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荚果短小,直而肿胀) 三、光果甘草: 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强。(荚果表面光滑无毛)  讲授、图片 2’ 讲授、图片、药材标本 13’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显微鉴别】 1、甘草根的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 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 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③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④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