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小康”说辨疑.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小康”说辨疑.doc

PAGE  PAGE 5 孔子“小康”说辨疑   孔子成为当前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包括他的政治理想。而谈孔子的政治理想,就不得不涉及到大同小康说。但是,大同小康之间,以及大同小康与孔子的关系,自古以来学者们各呈其说,莫衷一是。庆幸的是,近年来新出土简帛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材料,也为解决孔子的政治理想提供了新契机。通过《礼记?礼运》与《孔子家语?礼运》及新出简帛的对校,我们发现,“小康”并非孔子本人的论说,而是后人为与“大同”说相对应而增加的内容。   据传世文献记载,“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处“小康”应为“小安”的意思。而在《礼记?礼运》篇中,它却成为社会阶段的代名词而备受关注。如康有为的“小康世”、“升平世”、“太平世”三阶段说,就以《礼运》“大同小康”说为理论依据。   《礼记?礼运》以孔子与子游问答形式展开,篇首就讨论大同小康。唐代以前,学者毫无异议地将此篇归属于孔子。然而,自宋代疑古思潮兴起,学者逐渐对此提出质疑,依据是“大同小康”说与孔子的政治思想不符。他们认为,孔子的大同、小康代表前后不同的两个社会,前者为五帝时期,那时没有战争,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相亲相爱;后者为三代时期,美好的社会图景一去不复返,战争不断,但仍可用礼来规范,达到社会的相对和平与安定。因此,小康远不如大同社会。然而,这种“历史倒退观”,显然是与孔子思想相悖的。孔子主张“与时偕行”,他认为三代文化之间是“损益”的关系。尽管孔子学说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特点,但是“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礼记?中庸》),表明“大同小康”说不会出自孔子。   除“大同小康”说外,论礼是《礼记?礼运》的核心内容,涉及礼的起源、演化以及功用等问题。由孔子重礼、子游自称言偃等显示,《礼运》篇的基本思想应属于孔子。同时,因孔子崇尚“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社会,与《礼运》描述的“大同”相近,所以“大同”说与孔子的关系不应轻易否定。但仍存在一个矛盾,即“大同”与“小康”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矛盾,过去学者多从《礼记?礼运》的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古书的流传规律,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在学者们看来,《札记》是西汉戴圣根据先秦文献整理而成的,一方面其材料来源较早;另一方面在整理时也会根据时代需要进行“润色”。学者对此也已有所认识,如东汉卢植说:“今之《礼记》,特多回冗。”(《后汉书》卷六十四)梁启超也说:“全部《礼记》所说,悉以为儒家言则可,认为孔子言则须审择也。”(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论《礼记》部分)《礼运》作为其中的一篇,亦当如此。   然而,“小康”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新材料来印证。近年来新出简帛不仅提供了研究孔子思想的材料,而且也“激活”了部分被学者判定为“伪书”的材料。由于《孑L子家语》中亦有《礼运》篇,所以《孔子家语》对研究“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受疑古思想的影响,学界将《孔子家语》定为典型的“伪书”而弃之不用。深入研究,它的重要价值至今仍未得到学界的重视。   随着简帛材料的增多,《孔子家语》“伪书案”的坚冰也逐渐被打破,它的价值及可靠性问题逐渐得到学者们的肯定。如杨朝明先生将其与四书、五经等比较后,得出《孔子家语》为“孔子研究第一书”的结论;庞朴先生也说:“对照竹简,冷静地重读《孔子家语?论礼》和《礼记?孔子闲居》,不能不承认,它们确系孟子之前的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庞朴:《话说“五至三无”》,《文史哲》2004年第1期)既然《家语》并非“伪书”,将其《礼运》与《礼记?礼运》相比勘,应有助于解决《礼记?礼运》的文本问题及其思想内涵。在这两篇《礼运》中,最显著的差异是《家语?礼运》全篇皆在说“大同”,并无“小康”说。而孔子之所以强调礼,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大顺”、“大同”。既然孔子的论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前后两阶段,孔子“拉历史倒车”就应当是个伪命题,并且《礼记?礼运》中大同小康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进而,孔子与“大同”说的关系问题也可得到证实。   事实上,过去早有学者已指出《礼运》本无“小康”说。《家语》的记载更为合理。如《礼记义疏》卷三十指出:“通篇极言礼之重,独篇首小康之说。乃老氏礼起于忠信之衰、道德之薄之意,与通篇殊不相应,考之《家语》皆无之。”任启运《礼记章句》、姜兆锡《礼记章义》亦持此说。此外,日本学者武内义雄亦赞成姜氏之说,他在《礼运考》中认为,《礼运》中的小康为后人所加,应当删去。可见,《孔子家语?礼运》的材料更能代表孔子学说,更能反映孔子思想,而《礼记?礼运》则明显有后人增添成分。然而,与《孔子家语?礼运》相比,由于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礼记?礼运》,这也为从根本上解决《礼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