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现状与特征.docVIP

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现状与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现状与特征.doc

PAGE  PAGE 10 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现状与特征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逐渐进入新媒介时代。新媒介不仅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的生产机制、媒介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深刻影响着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行为及习惯。在新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的基本现状如何?新媒介在上海有多普及?在不同阶层之间又是否存在着“数码沟”(digital divide)?对于功能丰富的新媒介,市民使用它们各种功能的情形如何?是集中还是多元?随着移动、无线和终端技术的发展,媒介使用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而是呈现出移动的特征。那么,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的时空移动性如何?它与社会阶层之间又是何关系?   本文将通过在上海进行的一项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来探讨上述问题。该调查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9年组织进行①。调查对象包括上海市除崇明县外所有行政区内的常住成年人,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A、B卷,目标样本3600人,最终共成功访问了2910人,成功率为80.86%。为使样本构成与上海市居民整体保持一致,我们运用年龄、性别、户籍、所在行政区四个变量进行了加权处理。加权后的样本(n=2910)平均年龄为47.78岁,其中女性占50.2%,无户籍被访者占25.3%。      一、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的总体状况      1.媒介普及率   调查显示:目前在上海市民中,各类媒介的普及率按高低排序,依次是:电视(97.9%)、手机(78.4%)、报纸(73.5%)、杂志(51.0%)、网络(48.4%)、广播(37.0%)。   由此可见:第一,上海市新媒介的普及程度较高。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②和工信部③2010年初发布的调查数据,截止2009年底,全国网络和手机的普及率分别为28.9%和56.3%。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在上海的普及程度(分别为48.4%和78.4%)已大大领先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手机,其在上海的普及率仅次于电视,成为第二普及的媒介。   第二,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介仍然拥有广大的受众群。97.9%的市民收看电视,使电视的普及率高居首位。分别有超过七成和超过半数的市民阅读报纸和杂志。但昔日在中国政治经???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广播,目前的收听率为37.0%,成为相对“小众”的媒介。   2.媒介复合使用状况   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是单一使用某些媒介还是会复合使用呢?调查发现,只使用一种媒介的市民比例是很低的(仅占7.2%),绝大多数市民(80.3%)同时使用三种以上的媒介,同时使用全部六种媒介的市民比例达到14.0%。   在传统媒介(指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和新媒介(网络和手机)的关系上:绝大多数(80.0%)市民同时使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19.0%只接触传统媒介,0.3%只接触新媒介。与此同时,80.8%的传统媒介使用者至少接触一种新媒介,而接近全部(99.5%)的新媒介使用者同时接触传统媒介。这些结果表明,仅使用新媒介而放弃使用传统媒介的比例在目前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市民对新旧媒介实行复合使用。   3.媒介使用时间   如表3所示:总体上上海市民收看电视的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超过2个半小时(168.7分钟);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平均每天超过1个半小时(105.2分钟);随后依次是报纸(50分钟)、杂志(33分钟)和广播(28.3分钟)。   注:市民媒介使用时间的分析样本数n=2910;各类媒介受众使用时间的分析样本数从1076(广播)到2846(电视)不等。   尽管电视的普及率最高、市民总体的平均接触时间也最长,但电视观众平均每天的收看时间(172.4分钟)要少于网民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217.2分钟),也就是说,网民对网络的黏性更高。   同时,广播的普及率虽然最低,但是广播听众平均每天的收听时间(76.3分钟)要高于报纸和杂志读者每天的阅读时间(分别为70.0和64.7分钟),这说明广播仍然是一种受众忠诚度较高的媒介。      二、媒介使用的群体差异及“数码沟”      表4呈现了六类媒介在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分布情况。   由此可见:第一,不同社会群体或阶层在媒介普及率的排序上存在差异。对男性而言,网络的普及率超过杂志排在第四位;而女性阅读杂志的比例则超过上网比例。年龄在18~30周岁之间的年轻人,最为普及的三种媒介是手机(96.5%)、电视(95.0%)和网络(90.8%),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率不断下降。就教育程度而言,小学及以下、以及初中学历的市民,主要以使用传统媒介为主,网络普及率居于末位;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以及1001~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