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永定土楼的教育文化意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定土楼的教育文化意义.doc

PAGE  PAGE 5 永定土楼的教育文化意义   永定土楼,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永定土楼,一种可敬的人文风气。世世代代的土楼人传承了中原古代文明,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他们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继续着祖先奋斗的道路,创造着――个又一个的辉煌。是什么,让他们永葆凝聚的活力;是什么,让他们永远固守生土的家园;是什么,让他们永生记得自己是土楼里的人?走在土楼群的路上,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未知的脸,一频频充满生机的微笑,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教育,让他们渴望知识的营养;是教育,让他们饮水思源;是教育,让他们力量无穷。      一、重视教育成因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永定土楼里的客家人对教育的重视有着特定的深层次原因。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客家人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生存环境等的影响,教育在永定客家人的心中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   1.从中国传统观念来看,教育自古以来就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都反映了教育、读书在社会中的优越位置。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更是贯穿着无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永定客家人虽然经过了长途迁徙,但始终在中华大地上接受着传统思想的熏陶。和中原绝大部分人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心,在客家人的心中同样留下了深刻痕迹。   2.从客家人的形成原因来看,教育在他们心中更是一种神圣的职责和追求。漂泊不定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的主要原因。追述客家人的发源地,他们原是生活在河南、陕西这一带的,其中不少还是“衣冠士族”,享受着“士”的待遇。到了西晋,由于外族入侵、当时朝廷混乱以及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在生计的压迫下,他们只能远离家乡,往偏远山区、人口稀少的地方或移动或居住下来,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客家人分布状况。在历史上,他们主要经过了晋末、唐末、宋末、清初及太平天国时期等五次大迁移。而永定土楼正是这些迁移者不断迁移的历史产物。在迁移过程中,留在永定的客家???仍较好地保存了先祖“士”的遗风,并在心理层面对“士”产生崇高的敬意。在永定山区,出于生存的考虑,他们只能以辛劳耕作稻田为本,首先解决温饱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仍不忘祖宗教导,只要立足稍稳,基本的生计可以维持的前提下,他们就把培养下一代当成家庭和家族的头等大事来抓。   3.从其生活的环境来看,相对于当地原居住的人来说,客家人是后来移居过来的。在刚定居下来时,他们总是避开原居住者,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文化上的差异让他们增强了学习和融合的期望。为了更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提高适应能力的必要手段之一。      二、重视教育的表现方式      走进永定土楼,“家家重读书、楼楼重读书”的情景,让人不得不敬佩一个比较偏远的、似乎又有点落后的山区对于教育竟是如此的重视。从长辈到小辈,从父母到亲戚,无一不对孩子的教育给予十分的关注。整楼、整村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教育为上”的知识氛围中。   1.教育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讲学场所。从永定土楼的建筑模式来看,每一土楼的建造都为学堂留下了一块空间,专门为教育之用。在这里,村村有书斋,或建在楼内,或建在楼侧。较大型的土楼,则以楼为单位,将书斋建于主楼两侧,且有斋名。有的土楼还分设文武学馆。这些书斋,足以作为一个缩影,显现了客家人崇尚儒家兴诗重礼的思想。永定客家土楼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的载体,其内部生活着的人群是土楼的主体。几百人聚居一楼,和睦相处,共度峥嵘岁月,共担各种风险,各享天伦之乐。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规范,那是难以想象的。这个共同的规范就是兴诗重礼,都在楼内办学校。像遗经楼、永隆昌、振成楼、裕成楼、裕隆楼、裕德楼等各楼,不论方楼、圆楼,都是在楼内专建学堂。有条件的,更是教室、宿舍都有,专供同族子弟读书和教师住用。这样,土楼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把子弟培养成有用之才。   2.对于教育的成果,土楼人自有一套奖励措施。各楼都设立了“蒸赏田”、“儒资谷”等,为办学提供经费,对于优秀学生则给予奖谷(金)助学。正是有了这些结合本族族规、楼规订下的奖学制度,充分调动了各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是这类崇尚文教、提掖后辈的相关条款,为土楼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在土楼,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那就是土楼的楼名和对联。它是与重读书、尊文化的家风相联系的。土楼落成前后,楼主必请饱学之士共同来认真定楼名,务求真切反映楼上的特点以及楼主的志趣、愿望。然后配以楼门乃至祖堂、主要楹柱的对联;楼门联多嵌楼名。所有联语不仅要求内容善美,而且要富有:文采。这许许多多的对联构成了永定客家土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振成楼的大门口,一幅对联写着“振纲立纪”、“成德达才”。上下都是四个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