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doc
PAGE
PAGE 4
汉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
不久前,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中,由于难以找到最佳译文,该项赛事不仅一等奖空缺,而且惟一的二等奖竟然由一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获得。语言学界的专家们忧心忡忡地发问:身为中国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活上的交流,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难到不很悲哀吗?这个事例似乎为近年来汉语在本土的地位和处境给出了一个刚性的注脚,同时也再一次引发了大家对汉语危机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这是人们对当前汉语生态处境的概括。语言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近年来,汉语带领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承载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形态,却正在经历一场关乎自身命运的危机和挑战。保卫汉语,拯救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心声和呼声。
回顾历史,在过去的100年里,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等等,可谓命运多舛。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外患,来自西方语言的冲击,汉语严重欧化;内忧,则是我们媚外的文化心态和日渐衰微的母语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文革”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这更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汉语的危机首先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无疑,全球化已经成为表征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在经济全球化的强劲推动下,文化的全球化、国际化浪潮也波涌浪激,在这一进程中,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呈现出同化和改写中华传统文化的趋势。在西方语言的冲击下,汉语表达日益“西化”,割裂了汉语传统。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被“欧化”的现代汉语与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批评界和理论界的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更是浓重,搬演命题,袭用概念,衍生术语,狂欢在对“西文”的追随和迷信中,对传统和古典文化资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迷失感。
汉语的危机来自我们自身的放任和苟且。近年来,一些写作者对大众文化一味地妥协和迎合,大量充满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的语言文字被制造出来,恶化了文学的生态,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文学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梦想,一些写作者放弃了精神操守和职业道德,漠视崇高,戏谑神圣,既淡漠了对文学诗性的追求,也忽视了对汉语典雅和诗意品质的发掘,处于“失语”的状态。
汉语的危机还来自网络语言的冲击。近年来,随着网络不断改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各种搞笑、轻浮的网络语言大规模地侵入了传统汉语的领地,影响大有不断壮大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和追捧网络语言,开口闭口“酱紫”(这样子)、“MM”(美媚)、“GG’(哥哥)。虽然对待网络语言学界和社会上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缺乏及时合理的鉴别和引导,任其自流,无疑将会消解传统汉语的诗意和韵味,割裂汉语的文化传承脉络,同时也将使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受到挑战,陷入游戏和随意改写的危险中。
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方面,在汉语的故乡,她似乎沦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需要保护的语言,而另一方面,世界汉语热却正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到3000万。法国巴黎的街头就矗立着这样的广告牌:“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两相对比,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面对汉语的现实处境,如何“保卫”汉语,维护其自身的纯洁性,引发了很多有识之士的思考。有专家指出,今天汉语面临的仍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交锋和冲突。历史也许提供了一种机遇,使我们能在现代性进程中保持民族性,使我们不但是人种意义上的中国人,同时也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在这种理念中,汉语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文化身份证。汉语面临的真正危机并不是将来的中国没有人使用汉字、讲汉语,而是将来的汉字和汉语不再能够保存汉语的精神和魅力,是中国文化生命之花果飘零,是无家可归的文化命运。对汉语所作出的维护姿态并不意味着拒绝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历史趋势。汉语并不仅仅属于汉民族和中国人,而且属于全人类。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且至今还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今天,??球化、一体化的浪潮试图消弭文化的差异,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为文化霸权提供了肆虐的平台,汉语必然要应对一次更大的挑战,汉语在这场挑战中将会获得新生。
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作为华夏子孙的“存在”之家,汉语历史性地保存着民族文化的踪迹和自我存在的历史本质,即汉语言的诗意。千百年来,汉语踏着秦砖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