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汤圆里的家乡味.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汤圆里的家乡味.doc

PAGE  PAGE 2 汤圆里的家乡味   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讲,“别老说‘春节吃饺子’”。作者是宁波人,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饺子,可是每到春节,电视台总充斥着回家吃饺子的画面,他们似乎?鞯菡庋?一个信息:中国人都是吃饺子的。可事实上,我们也是中国人,但我们不吃饺子,很有些愤愤不平的味道。   宁波兄弟说得没错。春节吃饺子,主要是北方人,南方人大都是吃汤圆。我的老家重庆,几十年前还属于四川,以吃稻米为主,过年就是吃汤圆的。   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和中期,农村状况还好,吃饭基本不成问题,过年几乎家家都推汤圆。做法有点复杂。腊月三十前,先把糯米泡上,过一两天,就连水带米一块上磨推,就像磨豆腐一样;然后将磨好的米浆装一大口袋吊起来,水流干了,就成了汤圆面。一般一磨就是十几二十斤,要吃到正月十五,不像吃饺子,随时就可以揉面。这推磨是个硬功夫,时间长,又费力,全家齐上阵,小孩也要搭把手。   馅也不简单,见母亲做过:买来核桃仁、芝麻、花生等,炒一下,然后捣碎,加上红糖与热猪油拌匀了,又香又甜。也是一次就做一大盆,够整个春节期间用的。   包汤圆也有讲究。先抓一块面,在手掌中压平了,捏成一个窝儿,再捏一块馅,放在窝里,团圆了,如乒乓球大小。   初一早上,必定吃汤圆,然后就可以上街看热闹了。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上午10点左右都会吃到主人家的汤圆,叫做“打腰站”,就是垫补一下;午饭一般比较晚,因为人多,又要丰盛,要多费时间,不能让客人饿着。   估计这汤圆,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这更符合过年的本意。   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年还得过,记得那年三十晚上,母亲拿了一斤左右的米,磨成面。然后用稻草烧成灰,用开水一泡,再把灰水滤出来,和面搓成一个个面团,说是“灰水汤圆”,放到初一早上吃的。可两个弟弟才几岁,眼巴巴望着“汤圆”就是不肯睡。无奈,母亲给他俩一人煮了两个吃了才心满意足了。   1973年春节,我上南开大学第一年回重庆过年。那时是凭票买副食品,其中一项就是??圆面和汤圆芯子票。我凭证件也领到一份,高高兴兴过了个团圆年。   往事已矣,现在家乡人的生活已经大变,但吃汤圆过年的风俗没有变。其实,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也只是一个大概。中国这么大,56个民族,过年的风俗各地又有所不同,过年除了吃饺子、汤圆之外,肯定还有吃别的,如果把它们都翻腾出来研究一番,必定丰富多彩。   每年过年,我必定买几盒北京稻香村的黑芝麻汤圆,那味道还说得过去。   (责编:孙展)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