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单元人生感悟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单元人生感悟教案

第一单元 人生感悟 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一、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课后题: 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答: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答: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答: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下。 答:《学弈》告诉我们干什么事都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两小儿辩日》(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2)说话要有理有据。(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要记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4)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个人都要虚心学习。 二、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本文是他24岁时所写),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月亮缺了,又再圆的时候;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 3.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露珠,被阳光蒸发了,如春水,被大海包容了。 4.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三、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 (写作特点: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2.重点语句:(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答: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无法预料到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桃花心木已经如种树人所愿,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寻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了。 四、《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五、《手指》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六、日积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说明了人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说明了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说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七、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